上海每8-9人中有1个慢性肾病!正在默默侵袭90后、00后,经常熬夜的注意

瑞金医院3号楼,肾内科住院病房。

20岁的女大学生李娟(化名)正在等待肾脏穿刺手术。两年前,李娟考上了大学,入学两个月后,发现手脚浮肿,全身乏力,多次检查后,确认为肾炎。

3月14日是世界肾脏日。据中国首次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慢性肾病的总发病率为10.8%,患者约1.3亿。而上海的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更高—11.8%,这意味着在上海,每8-9人中就有1个肾脏病病人。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病正在默默侵袭90后、大学生,甚至00后高中生。这种病正在越来越年轻化,然而,很多人并不知晓!

上海发病率高、年轻化明显

 “我可以结婚吗?”“我可以生孩子吗?”这是在病房里的90后女白领们问医生问得最多的问题。

 上海肾病发病率为何这么高?为什么年轻化趋势明显?

 世界肾脏日,晨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市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瑞金医院陈楠教授表示:在国外,慢性肾病主要是糖尿病、高血压引起,患病者年龄偏大。

而在我国,肾小球肾炎仍是肾病的第一位。

据调查,上海肾小球肾炎高发人群的50%到60%,是18岁到50岁的中青年人,因此,总体来看,患慢性肾病的人会偏年轻。 

熬夜、乱服药,这四种生活方式最伤肾

引起肾炎的原因,包括各种感染、自身免疫力的下降、环境污染、不合适用药,等等。年轻人熬夜不会直接导致肾炎,但是会引起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从而引起一些感染。

陈楠指出,慢性肾病发病增高,与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很大关系。

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说,这四种生活方式最伤肾:

熬夜;

吃得咸、不喝水;

乱服药物、用药过多;

经常憋尿。

陈教授曾接待过一个病人,他才12、13岁,就得了尿毒症,一问情况,这个孩子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的,在他三、四岁时,一生病家里就给他滥吃抗生素。因为过度不当用药,来医院就诊时,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患上了尿毒症。不仅西药不能乱用,中药也不能乱用,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一些肾功能不好、肌酐很高的病人,服用了含有马兜铃酸等具有肾脏毒性的中药,对肾脏造成了损伤。

如何尽早保护好这个器官?

肾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对不舒适的忍耐度很高,起病时很多人根本没有症状,也没有不舒服感。

有的年轻人往往是一次感冒,或者一次单位体检,才发现患有此病。

而不少人发现浮肿、乏力等不适时,往往已进入严重期。

陈楠建议,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碰到感染、感冒,在医院可以做一个尿常规,才20元钱,就对肾脏早期疾病做预防和预判。

平时可以注意观察小便是否有泡沫,注意监测血压,有浮肿不舒服感觉的,可以做一下24小时蛋白尿监测、肾功能肌酐检查。做到及早诊断,及时治疗。

 如果确诊肾炎,在心理上,病人不要有太大的思想负担。

真正会导致引起尿毒症的肾炎种类和病变比较少,大部分肾炎患者可能会一辈子伴随尿检异常,或者疾病缓慢进展,在治疗过程中继续他的工作。

但是有的肾炎患者,即便是病情很轻,由于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认为自己可能会进入尿毒症,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心情不好也会加重病情。 

为了保护好肾脏,需要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需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例如避免烟酒;适当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愉悦的心情。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