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大的囡囡肾脏里有很多结石!这些儿童肾结石高风险因素赶紧get

孩子也会得肾结石吗?

9个月大的囡囡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出现小便时不安、哭吵,怎么哄也哄不好,妈妈带着她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就诊。

尿常规结果提示孩子尿里有红细胞,超声检查出囡囡的左肾内有数枚结石,较大的有11.6*5.0*8.1mm,同时存在肾积水的表现,右肾内也有小结晶。

囡囡的结石太大,自己不能排出体外,经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多学科诊疗团队的评估之后,给囡囡进行了取石手术。

手术后,囡囡排尿困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是什么原因导致9月龄的小孩发生双肾结石呢?

尽管大多数家长对婴儿结石最深的印象是三聚氰胺奶粉,但是囡囡平时以母乳喂养为主,偶尔补充配方奶,因此奶粉并非她发生结石的主要原因。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遗传代谢性疾病、环境因素(饮食、饮水、气温等)、解剖结构剖异常、泌尿道感染、药物相关结石等。结合囡囡的起病年龄、生活环境及相关检查,需要高度怀疑她形成结石原因是遗传代谢性疾病。

→如何确认囡囡肾结石的原因是不是遗传代谢性疾病所引起的?

临床上诊断遗传代谢性疾病常用的方法是分子诊断,目前家系全外显子测序是较常用的手段,因此专家们采集囡囡父母及囡囡的血样进行基因检测。

一个月后,囡囡的基因检测报告提示其参与草酸代谢的一个基因(AGXT)发生了复合杂合突变。

根据囡囡的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囡囡确诊为Ⅰ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什么是原发性高草酸尿症?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复旦大学小儿肾脏病和泌尿系统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徐虹指出,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是遗传性肾结石中的一类罕见疾病,由于体内草酸代谢障碍,导致过多的草酸盐在体内沉积,从而发生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进而损害患儿肾功能。

遗传模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根据突变基因分为Ⅰ、Ⅱ、III型,其中Ⅰ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是由AGXT基因编码的肝过氧化物酶丙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缺陷引起,其患病率约为1-3/100万,在欧洲活产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12万。

Ⅰ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可在任意年龄发病,且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症患者仅表现为成年期偶发性结石,重症患者可在婴幼儿期发生肾功能不全,大多数患者则表现为儿童期有症状的肾结石,可伴或不伴肾功能不全。

由于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临床漏诊、误诊、诊断延迟较为常见,20%-50%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至尿毒症,甚至高达10%的患者在移植术后肾结石复发时才得以确诊。

→还有什么原因会引起遗传性肾结石?临床上如何早期发现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主任沈茜指出,遗传性肾结石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一类疾病,大多都为罕见疾病。

主要包括高钙尿症相关肾结石、高草酸尿症、胱氨酸尿症、嘌呤或嘧啶代谢异常等疾病。

这种结石多影响双侧肾脏,而且由于形成结石的病因长期存在,因此比普通结石复发率更高,更容易引起肾脏损伤。

还有这些与肾脏病相关的罕见病

对肾结石患儿进行遗传风险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遗传性肾结石。

风险因素主要包括:

1.婴儿期发病(0-1岁)者;

2.具有肾结石/慢性肾脏病家族史;

3.近亲结婚家庭;

4.复杂性肾结石(双侧、多发、复发);

5.合并急慢性肾功能不全;

6.合并肾小管功能障碍及相关临床表现(生长发育迟缓、多尿等);

7. 合并肾外表现(听力缺陷、眼部病变等);

8. 具有特定的尿结石或尿结晶成分(胱氨酸、一水草酸钙、2,8-二羟腺嘌呤)等。

→遗传性肾结石要如何治疗呢?

目前此类疾病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其临床治疗主要包括预防治疗、急症处理、外科干预及替代治疗。

简单的口诀有助于我们记忆:

遗传结石很罕见,七字口诀记心间;急症处理要对症,镇痛止吐又排石;长期预防靠坚持,补水控食是关键;外科干预常警示,及时有效讲安全;替代治疗RRT,功能受损来考虑。

→防治肾结石,一直在路上……

为了更好的防治儿童肾结石,减少遗传性肾结石的漏诊及误诊率,徐虹教授积极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整合肾脏科、泌尿外科、新生儿科、B超室、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的优势力量,从疾病的发现、评估、诊断、治疗等环节积极干预,为患儿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积极改善预后。

同时,积极依托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互联网+肾脏专科联盟”平台,开展中国儿童遗传性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全国推进计划,依托中国儿童遗传性肾脏病数据库(www.ccgkdd.com.cn)招募全国病例,为此类疾病的诊疗提供帮助。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