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去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逾2万件:“书状先行”模式缩短2/3庭审时间

27日下午,2019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会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召开。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及浦东、徐汇、杨浦、普陀等四家基层法院介绍了各法院保护知识产权的举措。

据介绍,2018年,上海全市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2680件、审结22121件,同比分别增长43.46%和40.76%。审判质效总体保持良好,同期结案率97.51%。

去年,上海法院积极落实司法改革任务,根据上海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安排,制定知产审判条线内设机构改革方案,并完善“三合一”综合审判机制,明确内设机构改革后浦东、徐汇、杨浦、普陀等四家基层法院的案件管辖区域。

上海法院还同步推进知产庭审方式改革,如上海浦东法院作为试点法院推行的“书状先行”庭审模式,大幅提高了庭审效率,试点庭审时间平均缩短三分之二。同时,上海法院探索并建立多元化的案件调解机制,力争形成多方合力的社会化大诉调格局,如上海徐汇法院携手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和机构,进一步完善诉讼调解工作机制。

此外,2018年,上海高院与同济大学签署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的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与高校的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强化理论研究、支持人才培养。

会议上,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单晓光、上海市律协知产委主任委员刘峰分别就知识产权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及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联动有关情况、高校与法院常态化合作交流情况、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社会需求进行了交流发言。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益维 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