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赛季,又一个冠军!
夺冠夜,上海下起了小雨,卢湾体育馆却是一派欢腾景象,已经第十五次登上冠军领奖台的沈琼,在人声鼎沸的场馆内,来不及想太多。
“对这种感觉是不是太熟悉了?”记者问道。
“今年的感觉还是不太一样。”沈琼说。
最后一局比赛,最后一分,上海男排终于拿下对手,全队陷入一阵狂喜,沈琼没有像大家那样“集体失控”,反而蹲在地上思考了一会儿——既没有激动落泪,也没有激情相拥——这和他的年纪似乎不太相符。
从2014年退役开始担任教练,经历了五年联赛的夺冠锤炼,38岁的沈琼愈加成熟。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追风少年,已经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冠军少帅。
赛前,记者看到他站在球员通道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场内,表情严肃,若有所思。“2014年那时候,还是一年级学生,”回忆第一次带队拿冠军的情景,沈琼还历历在目。
“那时候不像现在,压力这么大。”
比赛场边,他不停地踱来踱去,嘴里念念有词,动作也变成了标志性的摸脸。这些年,随着冠军越拿越多,沈琼的笑容少了,负担重了,脸上留下了沧桑的痕迹。
“夺冠越来越难,”他对记者说,“(今年这次)尤其不容易。”
将冠军留在上海,沈琼总算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
这场比赛,男排队员的家人都来到了现场给上海队加油,沈琼妈妈在人群中并不起眼,有记者想采访她,沈妈妈摆摆手,“你们去采访他。”
外援萨布里看到沈妈妈,开心地把怀里的娃塞到沈妈妈怀里,沈妈妈看到可爱的娃,立即笑得合不拢嘴。戴卿尧和张哲嘉的妈妈忙着举起手机,给冠军儿子们拍照。
“来!我们一起跟妈妈合个影,”领奖台边,沈琼招呼大家过来,和妈妈一起合影,留下了珍贵的一幕。
这一刻,被成功包围的他们是最幸福的时刻。
“我们今年的技术实力其实不如北京,”沈琼在回顾夺冠历程时说,“今年困难更多,队里老队员有伤病,所以一路走下来,这个赛季还是挺难的。”
为了弥补实力上的不足,沈琼请来了国家队的队友崔建军。“他的接发球补上了我们的短板,增强了网口强度和冲击力。”
总决赛三个回合,北京男排一度有机会战胜上海队,但未能成功。
“大赛中最重要的还是队伍的稳定性,”沈琼说,上海队经历了很多关键比赛的洗礼,在关键分的把握上更胜一筹。
“实际上,很多时候,上海队与对手的差距就是一两分,但就是这一两分,我们把握住了,就赢了,这是我们(夺冠)的关键。”
图片说明:拳王邹市明到场祝贺沈琼
夺冠夜,沈琼主动提起了自己的国家队执教。
去年亚运会,沈琼带领的中国男排B队以第九名的成绩结束亚运会征程,创下了中国男排的亚运会最差战绩。那次失利,一直是沈琼心中的刺。
“去年的表现不太好,我终于在这次决赛能证明自己了。”
带着联赛冠军奖杯,沈琼终于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在他心里,今年这个冠军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教练和队员一样有低谷,但自己要走出来,最好的良药就是靠好成绩,靠拿冠军。”
成功没有终点,夺冠,只是下一个起点的开始。
对沈琼来说,亦是如此。
图片说明:沈琼赛后被记者包围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