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是上海市公安局的张弦同志吗?”
“是的。”
“您曾于2012年作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现在您与一名身患白血病儿童血液HLA初配成功,患者现在情况比较危急,想问问您是否愿意捐献?”
“我愿意的!”
2018年底,张弦接到上海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电,在得知一名白血病患儿与其血液配对成功急需救治的情况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经过一系列检查和准备,2月26日上午,张弦在华山医院顺利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上海市红十字造血干细胞第428例捐献者,也是第18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上海公安民警。
最担心身体状况不能达到捐献要求
张弦今年44岁,是一名上海公安民警。7年前,在区红会和团区委联合举办的大型青年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活动中,他在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接到电话的当天晚上,张弦回到家和妻子说起此事,妻子的心情有些跌宕起伏。一是因为捐献能救人命,甚至拯救整个家庭;二是对张弦的身体表示担心。
“这么多年了,他已不是当初的生龙活虎的年轻小伙了,平时工作又那么忙……”
当晚,张弦查阅了很多国内外的资料,询问了身边的朋友,告诉妻子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自身健康本无大碍,这才打消了家人的顾虑。
其实,2018年年底张弦刚刚因为轻度糖尿病症状治疗出院,在商议捐献事宜时,他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症状会不会不能捐献,在得知对捐献没有影响时,才长舒了一口气。
在征得家人同意和支持后,经过高分辨配型、移植前体检、配型复检等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认配型成功,在家人和同事的共同见证下,张弦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上庄重地签下了名字。
2019年2月22日,根据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流程,张弦入住华山医院,开始进行动员剂注射。2月26日,造血干细胞采集手术正式进行。
张弦平静地躺在病床上,笑着说:“尽管我与受献者素不相识,对他一无所知,但能够给他带去生的希望,我也觉得很高兴。生命可贵,希望他能够健健康康,好好地活下去”。
采集会影响供者身体健康吗?很安全!
据了解,上海自90年代初期开展造血干细胞非亲属捐献项目至今,累计在库志愿者超过了16万人。
目前18-45周岁的适龄青年人都可以提供自己的样本加入资料库,等待有需要的病患配型,并在检测合格后实现捐献。
但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不少市民还存在一些疑问和误区,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危害身体健康吗?捐献需要抽骨髓吗?
周到君从上海市红十字会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是指通过血液体外循环的方式采集志愿者造血干细胞,输注到白血病等血液病患者体内,帮助患者重建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以达到挽救其生命的行为。
在采集时,从一处静脉引出血,通过机器把需要的细胞提取出来用于移植,不需要的成分再“送”回供者的体内,并不需要抽骨髓。
造血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症等恶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上述疾病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措施。
此外,造血干细胞采集也非常安全,不会影响供者身体健康。正常人骨髓总量约为 3000 克,移植时只需 10 克,相当于采集干细胞 10 毫升。
由于造血干细胞能够自我复制,捐赠造血干细胞后人体将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有的造血细胞数量。所以,供者不会感到任何不适,对供者很安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