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中的鸡蛋壳应该扔在哪个垃圾桶?“废弃的纸张算什么垃圾?”“电子废弃物,哪一种算是有害的?”“我们平时吃的大骨头,算什么垃圾呢?”……这是本市曲阳第二中学老师蔡云霏向学生提出的问题。
日前,上海市曲阳第二中学开展以“垃圾分类我先行,健康环保新时尚”为主题的讲座。讲座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曲阳第二中学老师蔡云霏和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同学们踊跃发言。该校学生还报名参加了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举办的“大家一起动手,垃圾分分看”知识型游戏。
蔡老师举了几个例子,“早餐中的鸡蛋壳应该扔在哪个垃圾桶?”“废弃的纸张算什么垃圾?”“电子废弃物,哪一种算是有害的?”“我们平时吃的大骨头,算什么垃圾呢?”……蔡老师问了一系列问题,学生们都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通过学生们的回答可以看出,曲阳第二中学的学生们都具备一定的垃圾分类的知识,这是因为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环境教育,在2018年年初更是收获2017年度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下面周到君就跟着蔡老师一起来学习这些常识——-
讲座中普及了校园中的分类小常识:
废弃的纸张类(如不要的书本),金属制成的铅笔盒、淘汰的书包等属于“可回收物”;在教室里使用后的废旧荧光灯管中含有荧光粉、汞等化学成分,是垃圾分类中“有害垃圾”的重点品种,应另外存放,统一交投到校园中的有害垃圾桶中;
老师使用过的粉笔,学生们使用后要扔掉的橡皮、铅笔、尺等学习用品和纸巾都属于“干垃圾”;
家庭中的分类小常识:
长毛绒玩具、电子废弃物、穿不下的旧衣服、金属类的工具、喝光了的牛奶盒/饮料瓶/玻璃瓶等,如果要扔掉,它们都属于“可回收物”;
过期的药品、杀虫剂罐、油漆桶等属于“有害垃圾”;
吃剩下来的剩菜剩饭,瓜皮果核、花卉绿植、宠物饲料等属于“湿垃圾”;
客厅中打扫出来的灰尘、破碎了的饭碗(陶瓷类)、一次性的电池等,都属于“干垃圾”。
该校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了新闻晨报和“周到上海”举办的“大家一起动手,垃圾分分看”知识型游戏。根据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申城生活垃圾年均增长量超过3%。2018年每天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承受巨大压力。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今年7月1日起实施。如今,上海推动生活垃圾依法分类、依法管理,要做的是——最广泛的社会发动,让所有市民都参与到“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中。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