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丨赋能“一站式”服务,市民驿站探索全龄优居时代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事情,件件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江湾镇街道过去这一年时刻把民生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根据日前出台的《虹口区关于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行动计划》规定的市民驿站需达到高标准、深拓展、广覆盖的要求。目前,江湾镇街道已建成6个市民驿站,包括社区事务受理点、老人日间照护站、文体休闲设施、社区食堂、党建服务站、就业援助站、网格化管理站等公共设施。在各个市民驿站里可以看到,忙了工作人员,却乐了数不清的居民。社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整合,让居民享受到全方位的社区福利。市民驿站作为基层党建的一种创新、服务居民的一项举措、社区治理的一种探索,不断改善运行水平和环境品质,进一步提升社区精细化管理和民生服务保障的能级,江湾镇街道市民驿站在提升居民感受度上已初显成效。

优质医食配套 乐享生活便利

老少同乐欢喜多,只有责任心才能构筑美好的社区生活。江湾镇街道市民驿站开启全龄优居时代,使生活的多元业态出现在家门口,努力营造齐备的配套设施和暖心的服务细节,尽可能容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覆盖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就餐和诊疗功能都被集纳到这里。在市民驿站门口经常可以看到人们排起长队,周边居民冲着价廉物美的“社区食堂”而来,很多居民依靠“社区食堂”解决了原先家里做饭难等问题。同时,针对看病、取药、社区养老等实际诉求,市民驿站以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半径,为居民提供贴心的健康保障。

硬件设施有保障,服务居民接地气,在宽敞、明亮的市民驿站内,功能齐全的硬件设备有序放置。位于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内的第五市民驿站,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包括了网格管理化管理站、多功能餐厅、浴室、茶室、儿童房、文体活动室、日间照护站、康复运动区、就业援助站,提供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助餐、助浴、读书看报、休闲娱乐、知识讲座等服务项目。

市民驿站除了每天花样翻新地为居民准备营养食谱外,“社区食堂”更是严把食品安全关。“社区食堂”菜品丰富,价格也很亲民,且各个市民驿站利用多功能场所灵活设立助餐点,由餐饮公司统一配送,切实解决附近居民“吃饭难”的困惑。一位正在“社区食堂”里吃午饭的阿姨一脸幸福地说:“这些天天气太冷了,从龙头里流出来的自来水冰手,一到冬天做饭就成了苦差事。”自从入冬以来,这位阿姨家的午饭基本是在“社区食堂”解决的。 市民驿站着力做好优质的医护服务。市民驿站聘请了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参加日间照护的老人专门建立了个性化的健康档案,定期对他们进行体征测试,组织他们有序开展健身运动。并且,居民还可到市民驿站参加科普讲座,既能了解养生、防病的窍门,又能聆听到治疗疑难杂症的科学建议,有助于普及正确的医学保健知识,从而提升居民的医学素养。接下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在市民驿站内开设服务站和家庭医生诊所,并设立全科医生、中医科医生坐诊。

全龄精彩生活 乐享文化惠民

只有多方携手,共同补齐看护“短板”,方能为老人和未成年人的照护“托好底”,才能让“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民生目标真正落实。江湾镇街道的常住人口密度较高,老龄化程度也较高,解决好“一老一小”的民生需求十分迫切。市民驿站是享受生活的公共场所,无论是退休居民,还是年幼孩童,都能在此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这里其乐融融,老年人拥有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他们锻炼身体、颐养天年,有助于保持一颗健康、阳光的心态。同时,市民驿站还为孩子创造了交流分享、嬉戏玩耍的机会,促使他们快乐成长。

来到市民驿站休闲娱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精彩纷呈的活动让他们在古稀和耄耋之年依然能够感触到生命的活力。不少住在附近的老年人每天都会准时来到市民驿站,他们有的开心地做着手工;有的身穿漂亮的服装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有的认真地学写书法。一位正在下棋的老伯说:“我不用再窝在家里打发时间,来这里每天都会遇见老伙伴,人的精神气也好多了。”

市民驿站正在进一步对接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在便民、利民上下功夫,不断充实社区活动的内容。居民争先恐后参加垃圾分类宣传、心理咨询、音乐鉴赏、插花园艺、茶艺烹饪等讲座,市民驿站里一片热闹非凡,和着大伙儿的欢笑声,还有合唱队、书法班、编织组等社团活动吸引附近居民纷至沓来。

党建暖聚人心 乐享多元共治

基层党建工作,要下沉到社区的每一个“末梢”和“细胞”,“家门口”好比一个点,背后接入的是区域化党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大网,“家门口”服务体系的建成有力推动了基层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市民驿站是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载体,江湾镇街道按照“15分钟生活圈”的标准,设立了市民驿站并相应成立了党建服务站,形成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社区共治平台。同时,江湾镇街道加快推进社区服务的专业化和全科化,使政务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商业服务事项等不断向基层延伸,向小区进驻,全面提升便民服务的“显示度”。

党建引领推进基层社区治理提档升级,市民驿站起到党建服务延伸点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活力,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功能。江湾镇街道各个党建服务站集成了窗口服务、组织生活室、党群议事厅、社区党校、群众接待点等功能。在位于虹湾路59号的第一市民驿站内,设立了“虹口区家加乐加装电梯事务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是社区硬件更新中的“硬骨头”,面临建筑结构客观条件限制、规划报建合规性制约、资金筹集困难、邻里纠纷多、意见协调难统一等问题,想要“一刀切”推开加梯工作难度较大、不太现实。江湾镇街道凝聚起加装电梯的磅礴力量,目前辖区内已有5台电梯建成、3台电梯在施工中、1台电梯在规划审批中。而且,为使江湾镇街道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区域协同”的成功经验得到复制推广,成立了本市首家专为老旧公房加装电梯开展服务指导、承接委托管理的社会服务机构“虹口区家加乐加装电梯事务所”,旨在提供意愿征询、行政审批、施工管理、运维保养等环节的专业指导。

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服务居民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方便居民办事,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提高效率,市民驿站成为一个基层便民服务的新平台。江湾镇街道正在探索“标准规范、一站通办、一号能办、一窗快办、一网通办”的服务体系,确保居民在步行15分钟的时间内,就能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服务。据市民驿站的工作人员介绍:“在服务窗口这个岗位上,基本是繁忙而琐碎的工作,每天零距离接待居民,忙点累点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把各项工作做到位,让办事居民真切感受到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以及来自街道的关爱。”

小编手记:

小站点里大作为 让百姓心有所寄

日常所需帮一把,市民驿站是建在居民“家门口”的服务站,俨然成为居民“第二个家”,只有身临其境,亲眼看到这里的人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才能真正体会到市民驿站的魅力所在。采访中,居民普遍认为:“要是没有这个地方,少了这里工作人员的关心,生活就少了许多舒适和乐趣。”居民最关注的需求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一站式的满足,大家可以吃到干净卫生、热气腾腾的饭菜;一些小病小痛也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五花八门的活动可供选择体验。江湾镇街道努力把市民驿站建成居民的温馨港湾,将助老、助幼、助医、助餐、助乐集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共管理和基层自治的有效对接。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吴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