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大调研 服务不停步-政务服务送到了“家门口”-新虹街道想方设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再跨前一步

社区晨报首席记者 黄志强

从虹桥枢纽D出口出来,经过天桥,下来就是申虹路舟虹路公交站。细心的市民发现,这里有一块“新虹易公里”班车站牌。和其他公交车不同,班车仅设2个站,早晚高峰时段在2站之间“点对点”循环运行。“新虹易公里”是怎么来的,面向谁、服务谁、要解决什么问题?

打通最后一公里

闵行区新虹街道地处虹桥商务区主功能区,集聚千余企业,但区域内公交线路却不多。在“大调研”走访企业过程中,商务区企业及职工普遍反映通勤出行接驳不便的问题,很多职工从最近的地铁站出来,走到办公楼常常要走上一两公里。

面对企业、职工的实际问题,新虹街道着手筹划一个政府公益项目来缓解商务区接驳不便之痛,暂时补充公共交通线路到达不了的“空白”。去年8月27日,“新虹易公里”正式发车。项目谐音“新虹一公里”,意在打通服务企业职工的“最后一公里”,主要面向工作在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企事业单位的职工白领,成为新虹地区公共交通配套不足的有效补充。

增设楼宇工作站

随着“大调研”走向深入,新虹辖区企业、职工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浮现。除了增设公交,结合大调研中发现的企业服务需求,新虹街道细致筹划解决方案,逐步建立起“企业服务办+楼宇工作站”的工作架构,把“居委会”开进了商务区的楼宇里,将传统的“企业找政府”转变为“政府找企业”,努力使虹桥商务区成为营商环境最佳、政府响应最快、效率效能最高的投资最佳地。

去年4月,阿里巴巴上海中心入驻虹桥商务区后,中心一些商铺对证照办理流程及办理须知等问题缺乏了解、毫无头绪。街道企业服务办就主动上门对接,在项目底层商铺办理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了详尽的证照办理咨询服务,每隔几天还致电企业,主动帮他们“盯进度”。不到一个月,几家商铺的证照就顺利办理了下来。

楼宇工作站这个“居委会”不仅有街道企业服务办的工作人员驻守,还有街道各职能部门入驻。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定时现场办公,方便企业职工办理居住证、社保查询、生育金领取、档案迁移等需求。目前,新虹街道规划建设的5个楼宇工作站有4个已投入使用,服务全面覆盖商务区核心区所有企业,充分考虑步行直达距离,做到将政务服务送至商务区企业“家门口”。

打造党建“旗舰店”

2018年3月,“欣虹空间”正式对外开放。作为新虹街道在虹桥商务区设立的党建服务分中心,这是商务区党建服务的“主阵地”、“旗舰店”。这个空间建筑面积达1000平方米,设有共享阅读区、多媒体展示区、七彩HUB交流区、多功能会议室、舞蹈房等。面向白领、企业、商务区提供共享的活动空间及多元化的课程,集党群服务、活动平台、社团培育、交流展示等功能为一体。

2018年初,街道党工委面向商务区集中发布了“新虹社区发展基金会”“欣虹空间”“新虹生活圈App”“虹新荟”“楼宇工作站”等14个党建品牌,通过把这些党建品牌做实做强,为党建引领下的商务区融合治理引入新载体,打造党建“生活圈”,为商务区白领提供“办公室门口”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

随着虹桥商务区建设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人才集聚,打造商居融合、共建共享的国际化高品质社区,成了新虹街道持续前行的“领航”目标。通过“大调研”发现问题,更通过“大调研”形成解题方案,新虹街道将想方设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再跨前一步,当好企业“店小二”,为入驻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多便利。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黄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