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商依琳
相较于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选择外币理财的投资者明显偏少。普益标准统计显示,从发行量来看,2018年比2017年减少了539款。而且随着全球实体经济复苏进入转折期,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也将会受到重大影响,或延续小幅下降趋势。
不过,从收益率上看,2018年外币理财市场的收益具有较明显的平缓上涨趋势。其中,美元和澳元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
外币理财产品未来展望
从发行量上看,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相比人民币理财产品较少。2018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的投资币种为美元、英镑、港币和澳元的四类银行封闭式外币理财产品有2059款,较2017年减少539款。
其中,美元理财产品共发行1780款,发行数量占比高达86.91%,其次是澳元理财产品和英镑理财产品,占比分别为6.49%和4.93%,发行量最少的为港币理财产品。
另外,统计发现2018年,封闭式净值型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1款,开放式净值型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3款,占比较小。
2018年全球经济在年初呈现增长的良好势头,但自4月起,在全球贸易摩擦、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增长的下行风险逐渐上升。
随着全球实体经济复苏进入转折期,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将会受到重大影响。一方面,实体经济复苏为经济增长加码,发达经济体股市、债市持续增长,美国股市进入历史上最长牛市,吸引了全球资金的流入。
另一方面,2019年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的潜在风险仍需警惕。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全球债务负担上升等将会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动摇金融市场的信心,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在此全球经济环境下,我国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在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进程中需要对经济环境中的潜在风险暴露增加预判并进行权衡。同时,随着资管市场监管的统一化与理财产品投资端的拓展,供投资者选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更加多样,外币理财产品发行或延续小幅下降趋势。
收益率呈明显平缓上涨趋势
从收益率上看,2018年外币理财市场的收益具有较明显的平缓上涨趋势,统计期内12个月平均收益率为2.45%。2018年1月平均收益率最低,仅为2.12%,经过持续稳步上涨后,2018年11月平均收益率达到最高,为2.74%,上涨超过61BP。其中,又以美元和澳元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最高,分别为2.57%和2.00%。
不同类型银行收益率上存在差异:外资银行在2018年度处于领先地位,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第二梯队,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84%和2.34%,国有控股行收益率水平相对较低,平均收益率为1.76%。
外币理财产品按照收益类型可分为保证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不同收益类型收益率也不同。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自2018年3月起始终保持领先水平,平均收益率达2.70%,且有持续上涨趋势;其次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平均收益率为2.41%,整体有上行趋势,但在2018年10月起收益率走势略有下行;最低的为保证收益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31%,但其平均收益存在持续上涨的趋势。
当然,产品期限长短对收益率也有影响。除了极少发行的1个月以下期限产品外,1-3个月、3-6个月、6-12个月和1年以上期限的产品收益分化明显。收益率最高的为投资期限在1年以上和6-12个月的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06%和2.62%;1-3个月和3-6个月的产品平均收益率较低,分别为2.06%和2.35%。总体而言,收益率期限结构呈现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的现象。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商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