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证券从业人员违法违规炒股这件事儿,年年都有且屡禁不止,近几年随着监管的日益严格比例明显下降, 但仍有不少从业者在利益的诱惑下选择铤而走险不惜搭上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其中就包括原海通证券的投行经理朱益宇,利用妻子账户违法炒股12年,累计转入账户1240.9万的资金,交易股票累计34只,获利544万。
资料显示,2006年朱益宇妻子许某媛在海通证券上海玉田支路营业部开立证券账户,下挂沪、深股东账户各一个。2007年7月,朱益宇开始通过海通证券公网IP实施交易,而此时朱益宇在海通证券分别担任风险控制总部管理部经理和合规与风险管理总部投行管理部经理。2011年-2017年间,朱益宇通过三个手机账号下单,其中有一个是他本人的手机号码,另两个都注册在他的妻子许某媛名下。2012年-2015年,朱益宇也通过家中的电脑实施过交易,
2018年3月26日,朱益宇从海通证券离职,从2006年到2018年3月期间,朱益宇利用其妻子许某媛的证券账户累计买卖34只股票,累计买进11.75亿,累计卖出11.82亿,税后收益为543.7万元。证监会对朱益宇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在涉案期间,朱益宇通过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给妻子许某媛的证券账户累计转入超1000万元,占比80.69%,许某媛转入79.9万元,占比6.40%,通过ATM转账和电话银行无折存款等方式累计转入的金额达到161万元,占比12.91%。该证券账户的银证转账为朱益宇操作。根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证监会对朱益宇采取了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并没收了他这12年间的违法所得543.7万元,同时缴纳543.7万元的罚款。
监管日益严格,违规炒股无异于断送职业生涯
有业内人士对笔者表示,在过去的牛散市场,基金经理掌握着足够多的资源,可以人为地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曾有一段时间几乎所有基金经理都有“老鼠仓”行为。而后,对于老鼠仓事件的惩罚和监管,有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2007年1月底,中国证监会基金部下发2007年一号文,要求基金经理上报自己和直系亲属的身份证号、证券帐号,如果出现瞒报、不报或者用隐藏身份炒股的行为将严加制裁。第二个时间节点是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出台,正式将“老鼠仓”规定为刑事犯罪。
上海某公募基金的工作人员对笔者说:“过去监管不严,报备不完善使得市场滋生老鼠仓事件。现在监控很严,基金经理已经很难用自己掌控的账户操作了,而且基金经理犯罪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另一家公募基金的副总认为,虽然业内每家基金公司的风格不一,但对于近些年出现的老鼠仓事件,也表明了公司在风控方面存在漏洞。据其了解,业内大多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在交易时间背后都有摄像头监控、同时手机等个人通讯设备要进行上缴,沪深交易所以及证监会等监控系统都会有相应记录,基金经理想钻“空子”越来越难,且得不偿失。上述两位公募基金的从业者也对笔者表示,基金公司招人时有行政处罚的人员基本不会被录用,更何况是老鼠仓这么大的事件,一旦基金经理的老鼠仓事件被曝光,基本等同于断送职业生涯。
证监会最近发布的公告显示,去年全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高达310件,同比增长38.39%,罚没款金额106.41亿元,同比增长42.28%,市场禁入50人,同比增长13.64%。其中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案件共24起,占比7.7%。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