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今起全面启动,到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今天(12月30日)上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全面启动,“苏四期”工程内容包括污染治理、防汛安全、两岸整治三个方面14项任务,到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干流堤防工程全面达标、航运功能得到优化、生态景观廊道基本建成。 

苏州河区域面积855平方公里,涉及本市12个行政区,2012条段中小河道。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本市先后投入140多亿元,按照“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治理方针,接连实施了三期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上海市政府于1998年、2003年和2006年相继启动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建设),通过持续10多年的治理,苏州河干流全部消除黑臭,区域水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为进一步提升苏州河干支流水质和城市防汛能力,强化苏州河综合功能,着力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市委、市政府自2017年正式启动“苏四期”工程,“苏四期”工程是上海深入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随着水环境整治深入推进,苏州河干流已全面达到V类水质,支流劣V类水体占比从去年的68%下降到20.6%,区域水环境质量又有了新的提升。今天开工的苏州河(真北路~蕰藻浜)堤防达标及底泥疏浚工程是“苏四期”的骨干工程,包括30.11公里堤防达标改造和约172万立方米河道底泥疏浚,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工程建成后,苏州河流域防洪能力将提高到百年一遇水平,并将进一步改善苏州河水质,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沿线堤防展现不同风貌,保留桁吊、厂房等城市记忆 

苏州河(真北路~蕰藻浜)堤防达标改造工程位于苏州河中游,东起真北路,西至蕰藻浜,干流河道中心线长22.15公里,共涉及长宁、普陀、闵行、青浦和嘉定五区,堤防改造总长度为30.11公里,计划2019年年底完工。

 

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四期”堤防工程最大的改观在于在确保防汛安全的情况下,把现在灰土、单调、硬质的混凝土堤防变成生动活泼、与周围景观协调一致的美丽岸线。 

据悉,目前苏州河(真北路~蕰藻浜)现状均为一道防汛墙,墙顶设防高程4.5-4.8米,防汛墙过高,很多市民走在苏州河边上,视线被高高的防汛墙遮挡。改建后的防汛墙采用“二道防线”,即将现在的防汛墙墙顶高程降至4米,然后根据不同区域景观设计要求,在第一道防汛墙的后侧再建第二道防汛墙,墙顶高程达到设防高程5.2米。这样,既保证了防汛安全又能让来此地休闲观光的市民看到苏州河沿线美丽的景观。

“苏四期”防汛墙将分三段风貌建设,真北路~嘉闵高架段目前留有码头、桁吊、厂房等设施、建筑,这些城市记忆在建设过程中将尽可能的予以保留。而嘉闵高架~G15 沈海高速段目前是城乡结合部,有大量村落、新建居民小区,因此这一段的防汛墙以后将被改造成亲水宜居景观,包括建设亲水步道、亲水岸线、亲水平台等。最后一段将被打造成郊野风光,那里今后将建成片林带,林带下有诸如公园那样的小路,其间充满着森林野趣,徜徉那里,仿佛来到城市森林公园。

今后,“苏四期”防汛墙墙身将出现生态框格,上面会生长各种生态植物,墙面将通过造型模板刻画出各种样式的纹理图案,从而提升防汛墙立面观感。 

挖出的底泥将被再利用 

“苏四期”工程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污染治理,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要进行底泥疏浚,也就是把沉在河底一定深度的泥土挖出来,这样可以确保汛期落下的雨水在苏州河中更顺畅的排放,也可以减少底泥污染城市环境。那么,挖出的底泥如何处置呢?

上图:试验场土工织物大袋子 

为此,多个部门已经联合成立了“苏四期底泥中试课题组”,该课题组现已在沿线的上中下游分别选出四个采样点,并已完成挖泥等室外工作,接下来将对挖出的底泥进行分析,预计春节前分析报告就可以出来,根据分析报告,将考虑挖出的底泥是用作农用土、绿化种植土还是用作回填土等。而此项研究在苏州河治理中首次采用了“生态土工管袋法”。 

周到君昨天在试验现场看到,挖出的底泥已经通过运输船运至位于青浦和嘉定交界的苏州河边一个空旷的试验场,试验场上有一个大型堆放底泥区域,旁边还有一个尾水池。堆放底泥区域有四个土工织物大袋子,袋子里面灌满了带水的底泥。研究人员说,袋子里灌入了1000立方米的泥土,袋内同时放入脱水助剂,脱出的水流出袋子后被引入旁边的尾水池,尾水池的水经过检测合格将被重新排入苏州河,否则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经过一二个月沉淀固结的泥土也将被检测,最后确定处置方案。

上图:试验场尾水池

苏州河江苏路至中山公园3号门段步道明年贯通 

“苏四期”工程另外一项重要内容是两岸整治,包括周边环境整治、步道贯通等,根据要求,位于长宁区的苏州河江苏路(曹杨路桥)至外环线西河段,结合北横通道工程,力争在2019年实现全线贯通。目前一期工程3.7公里已经完成,江苏路至中山公园3号门段1.9公里步道正在建设,明年可以实现贯通,余下的5.4公里将在明年开工建设。 

长宁区建交委交通科负责人陈慧透露,正在建设的江苏路至中山公园3号门段贯通工程要经过华院、万华、华航三个居民小区,还要通过华东政法大学以及万航渡路,沿线居民住户有好几百户。为了确保居民生活和小区用地尽量少受影响,所属居委干部一户一户上门征询意见,并带着居民去看一期工程建设样板,经过耐心的解释和说服工作,终于,居民理解并签字同意。 

“原先三个小区苏州河沿线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差,苏州河沿线贯通之后,将有清洁的步道,还有美丽的景观,经过耐心说服解释,居民们看到今后优雅的景观,看到了美好的未来。”

上图:正在贯通中的苏州河江苏路至中山公园3号门段步道

据悉,贯通后的苏州河江苏路至中山公园3号门段,步道与居民区通过高1.8米的艺术护栏隔开,护栏同时安装探头和出入门,居民通过刷卡可以自由出入,这样既保证了小区安全又可以随时去苏州边观光散步。另外,相关部门还确定了一体化的养护方案,绿化、市政、防汛确定由一家单位负责,从而确保责任到位、清洁到位。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