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场商圈各类用人单位共1306家,登记就业人数5.0万人

市人保局就业促进中心刚刚发布上海市五角场商圈企业用工状况报告,《报告》显示:五角场商圈登记就业人数为5.0万人,吸纳就业的能力逐年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五角场商圈的各类用人单位共1306家,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364家,增幅为38.6%。上述用人单位在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登记就业的人数为5.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0.1万人,增幅为2.0%;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0.6万人,增幅为12.9%。从近年来的总体发展趋势看,五角场商圈入驻的各类用人单位数量不断增多,吸纳就业的能力呈逐年增强的态势。

五角场商圈登记就业人员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的登记就业人数为0.3万人,约占商圈登记就业人数的5.3%;第三产业登记就业人数为4.7万人,约占94.7%。

从登记就业人数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登记就业人数最多,为0.96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9%,与2013年同期相比减少27.7%;其次是教育业,登记就业人数为0.75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5%,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34.7%;位居第三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登记就业人数为0.73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4%,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43.6%。

值得关注的是,在居民服务等传统服务行业登记就业人数大幅减少的同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登记就业人数增势迅猛,已达0.66万人,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80.0%,增幅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五角场商圈大专以上学历的登记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5.7%,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比上升了1.6个百分点,与2013年同期水平相比上升了9.0个百分点。从全市登记就业人员的总体学历结构来看,大专以上学历的登记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42.0%,与之相比较,五角场商圈的这一指标是全市总体水平的1.3倍。

五角场商圈的民营企业吸纳的登记就业人数为3.5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1万人,增幅为2.7%;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0.6万人,增幅为19.6%;民营企业吸纳就业的人数所占比重为70.6%,远远高于其他各类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五角场商圈登记就业人员中,上海户籍的约2.4万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与2013年同期相比减少0.1万人,降幅为2.2%,总体上保持稳定。国内各省市户籍的来沪人员约为2.6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0.1万人,增幅为5.9%;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0.6万人,增幅为32.4%。考虑到有些来沪人员实际已经在沪就业而没有及时进行就业登记的情况,来沪人员的就业人数事实上可能更多。从两者之间的数量对比来看,2018年4月,五角场商圈来沪人员的就业人数首度超过本市户籍人员并持续至今。

五角场商圈登记就业人员的平均月薪为578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27元,增长幅度为10.0%。2013年以来,五角场商圈登记就业人员的平均月薪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0.9%,略高于本市市级主要商圈平均月薪年均10.3%的增长速度。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