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银行业大事件盘点:除了最近大热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这一年还发生了啥?

要说12月银行业最热的事情非银行理财子公司莫属,截至目前,已有26家商业银行拟成立或意向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包括5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9家城商行和2家农商行。

还有一周时间,2018年就结束了,将要迈入新的一年。那这一整年,除了银行理财子公司银行业还有什么大事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26家银行布局理财子公司

自今年4月份到12月份,资管新规、理财新规以及《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为满足监管最新要求,推动资管业务回归本源,多家银行相继发布了设立的理财子公司动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26家商业银行拟成立或意向成立理财子公司。其中,包括工农中建交5家国有银行,五大行出手力度最大,注册资本金分别为160亿元、120亿元、100亿元、150亿元和80亿元。另有9家股份制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广发银行等也已拟设立理财子公司,注册资本在20亿元至100亿元之间。还有9家城商行和2家农商行均披露了设立理财子公司的公告,包括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长沙银行、重庆银行、顺德农商行和广州农商行。此外,邮储银行也赶了这波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热潮。

业内人士表示,预计第一批理财子公司将在2019年1月正式获批筹建。

保本银行理财渐渐退出市场

同样受到监管新规影响的还有银行理财市场,产品发行数量下降、收益率下跌、产品类型占比调整。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2017年下半年是近年来银行理财发行量的高峰期。但到今年2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骤降,环比减少23.2%,进入4月份后产品发行数量持续低迷,9月份和10月份为近一年来发行量最低的两个月份,其中10月份发行量为9330款,同比下降8.2%,近一年来首次跌至1万款以下。今年1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共发行10993只,较2017年11月份减少2827只,同比降幅达到20.46%。

在产品发行数量减少的同时,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连续9个月下跌,11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40%,创近18个月最低收益水平。

应资管新规要求,保本理财产品加速退出市场。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截至11月末,保本理财(注:包括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发行量共计为 2662 只,同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10 只,保本理财占总发行量的比重从 30.19%降至 24.22%。这也是自今年 3 月份以来,连续 9个月出现数量下降。

随着保本理财的退出,结构性存款被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当做保本理财的替代,一时火爆市场,颇受追捧。但很快监管也下了指导意见,限制没有衍生品资质的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此类产品经历短期爆发后便面临萎缩的趋势。

监管力度强、开出多张罚单

这一年来,多份监管文件频频出台:《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多个专项领域的监管文件,对委托贷款、债券业务、同业风险暴露、同业负债、资管业务等领域进行了详细监管规范。

同时,银保监会开出2000多张罚单,罚没金额超10亿元。对违规银行的处罚力度和频率都在加大,其中涉及虚增存贷款、贷款管理严重缺失、违规向空壳企业授信、票据承兑及贴现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投资多款同业理财产品未尽职审查、为非保本理财产品出具保本承诺函等诸多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事项。

2019年,监管层应该会持续保持监管高压态势,整治银行业乱象,以防范化解银行业风险,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

智能化银行网点渐渐普及

今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的“无人银行”正式落地,标志着全国首家无人银行的出现,客户办理业务全程无需柜员操作,仅需要和智能设备互动便可以完成业务全过程。自此,拉开了银行网点智能转型的序幕。

目前,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探索智能化转型已成为银行业共识,随着机器人、智慧柜员机等智能机具不断铺开,银行网点正在不断转型升级。

发展手机银行触达用户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在第十四届中国电子银行年度盛典上发布了《2018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2018年,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57%,首次超越网银,成为用户使用电子银行的首选。

在个人手机银行方面,16家全国性商业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平均规模为7696万。64家区域性商业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数量水平为178万。

从用户活跃度来看,全国性商业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活动用户比例平均为45%。区域性商业银行上,个人手机银行活动用户比例行业水平为42%,27家银行的个人手机银行活动用户比例较高,好于行业水平。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自中央数次表态支持民营企业后,各金融监管部门也陆续为此发声。从央行行长易纲的“三支箭”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的“一二五”目标,都是在喊话纾困民营企业。

此后,大型国有银行带头,中小银行紧随其后,各家银行都陆续出台了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举措,也为民营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众多新产品。

各家银行的大力支持在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上提供了很大帮助,各类产品针对民营、小微企业痛点做出了很多革新,民营企业迎来了“暖冬”。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商依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