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空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诗《空竹赋》;宋朝时期,宋江写过一首七言四句诗:“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宵,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
在北静安周到范围的内的三泉公园,临汾路街道爱乐宜龙腾飞舞空竹队(以下简称“临汾空竹队“)的老人在公园表演抖空竹绝技,把空竹玩出花来了。
■临汾路街道爱乐宜龙腾飞舞空竹队在队长姜更庆在斗室表演抖空竹
短短三年时间,临汾路街道爱乐宜龙腾飞舞空竹队在队长姜更庆和指导员陆兴发的带领下,一步步从“野路子”到“正规军”,墙内开花墙外香,从最初的抖空竹强身健体,到原创空竹表演,既而走向全国各地舞台。他们上个月刚刚从马来西亚捧回了金灿灿的奖杯。近日,又在紧张备战中央电视台2019年中国福中老年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准备明年1月初赶赴北京录制,届时将与姜昆等多名艺术家同台演出,将“临汾空竹队“这一品牌亮相全国乃至世界舞台。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从“野路子”到“正规军”
在三泉公园里,每天上午8:00-11:30,14:00-16:00总能看到临汾路街道汾西路261弄“临汾空竹队“的老年人在公园里尽情地抖着空竹。他们平均年龄65岁,年纪最大的78岁,最小也有48岁,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抖空竹。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老人们步伐轻盈、身手协调灵活,举手投足丝毫没有一点老迈之感,看着比年轻人还活跃。
空竹看起来简单,但玩的时候,讲究眼快、手快、腿快。由于是全身协调运动,所以抖空竹对锻炼身体很有益处,看着空竹在空中旋转,身心也是很愉悦的。
临汾空竹队,在册人员14人,党员人数4人,空竹队成立以来,一直努力与服务团队自身与服务社区相结合。无论是在261弄庆国际3·8妇女节活动中,还是在8月份261弄、251弄的纳凉晚会上,该团队认真排演的空竹舞龙节目深受居民们的喜爱。在不断的操练和比赛中,空竹队从“野路子”变成“正规军”,走向了更广阔舞台。
锻炼走三高,战胜肩周炎,身体残疾也能表演
“空竹里面有轴承,上端还有哨口,所以绳索带动空竹高速旋转时,空竹会发出嗡嗡的声音”,抖空竹健身的办法效果非常好。
队长姜更庆自称和老伙计们一起抖空竹之后,身体就变的越来越好,生病的次数都变少了。姜队长以前常头晕,医生说是脑血管供血不足,练了1年后抖空竹后,头不晕了,肩周炎也没有了,还瘦了10多斤,最多时可以同时舞12个铃(空竹),舞15米长的大龙飘带。
■姜更庆舞15长的大龙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那是2015年,在岭南公园的空地上,有位身着金黄色上衣的老人,双手扯铃,上下翻滚地玩着,就像杂技演员的精彩表演:只见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人忽前忽后地接球,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转睛,扣人心弦。他是谁,走近一看,原来是临汾空竹队队长姜更庆同志。
提起姜队长,队友赵棣花说,他曾是上海才艺时装培训学校老校长,任教12年,来到岭南路草坪上玩空竹。我们见面如同亲人般的相互打招呼,他风趣地对我说:“我退休后又自谋了一份职业——抖空竹。”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来草坪上操练抖空竹。他抖空竹十分勤学苦练,一丝不苟,顽强拼搏。记得他初练披袈裟动作,一练就是几小时,浑身是汗不停一下继续练。不久,他的披袈裟动作潇洒自如,空竹川流不息地绕身转动,连续上百个不掉嗡,众人见了赞不绝口。他的袈裟动作可谓水平一流。
三年来,他学会了诸葛出门、上下摇铃、单凤朝阳、云雾穿梳、流星赶月、双背纤等三十多个空竹动作。他的努力得到临汾空竹队员的认可,一致推选他为临汾空竹队的队长,受到了大家的尊重。由于他的勤奋好学,空竹技艺不断提高,多次代表临汾去全国各地参赛,获奖无数。由于他长期坚持锻炼,体重下降了10斤,身体变健壮了。用他的话说:我锻炼赶走了三高,战胜了肩周炎,去除了腰背痛,现在活动起来浑身是劲。今后,我要继续努力,做到生命不息,锻炼不止,做一个自强自立的老玩童,过好幸福的晚年。
队友赵棣花深受姜队长感染,尽管左手臂错位开刀,打了钢钉,举手过不了头顶,胳膊始终伸不直,且今年夏天,旧伤又添新伤,手臂又骨折了,被鉴定为肢体残疾四级,但是她表演起抖空竹舞来,一套动作做的行云流水,抛铃、谢幕,堪称完美!今年7月,因为一曲《忧伤的华尔兹》空竹舞在华东六省一市的比赛中成功亮相后,节目传到了全国各地,都学着他们用这个音乐搭配空竹表演。赵棣花左手打着绑带,还被邀请上海老年体协空竹舞表演队去现场教学。
“你看得出来我是个残疾人吗?”赵棣花给周到君看她的表演时,自信地问。
打响临汾品牌,强化团队竞争力
虽然临汾空竹队的表演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但团队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为了让表演不再有局限性,更为了演出可以带到了社区以外的领域,团队成员们日夜刻苦努力训练,多方寻求不同领域里老师的帮助,将舞蹈、空竹、舞龙等一系列的领域相结合,通过大半年的不断努力,目前已经将空竹编成文艺节目搬上了舞台,并获得巨大成功。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努力终究换来了成果,在2018年彭浦街道上海市文艺展中该团队舞大龙一展风采,3月19日,团队在上海铁路文化宫的演出进行了全球网落直播;4月初在铁路机务段职工运动员上展示了他们的风采,在同月又参加了,上海浦兴杯全国空竹邀请赛中荣获集体优胜奖;10月19号团队应上海铁路局邀请,前往安徽蚌埠市参加了华六东省一市的文艺汇展,演出时整个体育场掌声雷动,明年将代表上海路局去北京参加全国铁路系统的文艺展;10月21日他们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的上海塘桥杯空竹邀请赛,并荣获集体二等奖;11月27号在马来西亚国际空竹邀请赛上,有该队三名队员参加的上海市空竹联队,在集体赛上荣获团体一等奖,临汾路街道爱乐宜空竹队荣获集体三等奖并捧回了奖杯。
预计在2019年1月5日,该队将派出4名队员参加由市老体协组织的上海空竹艺术团,赴中央电视台中国福中老年电视台录制春节联欢晚会,届时将与姜昆等多名艺术家同台演出。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临汾空竹队员抖空竹是基本功,将抖空竹与舞蹈结合,形成极具观赏性的舞大龙节目。将抖空竹与杂技结合,就是让人看起来都惊心的叠罗汉。舞长龙,加上灯,就是双龙戏珠……
■团队骨干持双龙戏珠道具合影,陆兴发(左)、赵棣花(中)、姜更庆(右)
舞台上,临汾空竹队员配合着音乐抖空竹,与音乐无缝衔接,控场精确到秒,音乐停止,动作结束。
“我们就想走自己的路,降技术难度,增加艺术效果。本来没有信心,去马来西亚比赛拿大奖后,信心大增了。2018年3月19日,全国网络直播。3月20日,接了一天贺电,祝贺我们演出成功!”姜队长满满的自豪感。
近年来,临汾空竹队根据社区党委的指示精神,在红色风向标项目的指导下,不断健全团队的同时也逐步将团队发展壮大。请高手回来教,走出去复兴公园、中山公园、川沙公园交流,走进岭南中学、阳曲路小学第二课堂,教孩子们抖空竹多年,与师生互动,最终用非遗技艺反哺社区,为临汾人带来美的享受。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创新空竹表演,适应各种舞台
空竹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遗产,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团队参加了临汾路街道“红色锋向标”后,党建安排所有文艺汇报展,我们无法申报。空竹有人认为是体育项目,并不适合在舞台表演。为此,团队成员略感失望却也并不气累。大家潜心训练,虚心请教各个兄弟团队,终于通过团队一年来的努力,节目已经跨越了单纯的体育项目范畴,让其更有观赏性,更具舞台魅力。
“我们精心编排空竹舞,使表演适应各种大小的舞台,从一方斗室,到一个足球场,都有办法展示才艺。小舞台就一个一个队员上,大舞台就大家一起上,都有办法解决的。”
姜队长还是位空竹界的“发明家”,不仅为队员亲手定制花样繁多、精巧别致的表演道具,还在尝试将萨克斯表演艺术融入空竹表演中,以期达到更好的舞台效果。他带领队员,在追求艺术、健康和快乐的路上,勇往直前。
同时,姜队长在团队总结报告中写道:2018年即将过去了,虽然我们取得了成绩,但在团队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期待团队能在新的一年里在“红色锋向标”团队内一展我们的风采,为临汾社区文化团队添砖加瓦。
姜队长深情地告诉周到君,无论走到哪里,得多少奖,受多大欢迎,他们亮的永远的临汾路街道空竹队的旗帜,他们是临汾人,对这片社区爱的深沉。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不管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你喜欢抖空竹这项非遗艺术,便可以到户外多走走,逛逛公园,多呼吸新鲜空气,更可以跟他们一起抖空竹。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