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影视教育,将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影视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近日,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提及,我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

《意见》指出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统筹影视教育资源,强化观影条件保障,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开展影视教育活动,让中小学生在影视教育中感受世界、开阔视野、体验情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意见》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基本普及,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活动时间得到切实落实,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优秀影片得到充分保障,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观影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形成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浓厚氛围。

对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主要内容分为纳入教育教学计划、遴选推荐优秀影片、改善学生观影条件、拓展学生观影渠道、丰富影视教育活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观影活动管理,7个步骤进行。

《意见》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宣传部门加强对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指导,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要注重遴选思想性、艺术性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优秀影片,推荐给中小学生观看。

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可依托现有礼堂、阶梯教室等改扩建放映场地,利用原有电教设施或购置专门放映设备,为学生观影提供良好环境。

宣传部门要积极实施中小学生观影普惠计划,推动当地影片放映机构创造条件为城市中小学生开设电影专场,精心组织观影活动。

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校园影视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校园影视文化氛围,让中小学生在看电影、评电影、拍电影、演电影中收获体会和成长。

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不盲目追星。

要结合中小学校影视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将电影放映、电影理论、电影鉴赏、微电影创作等专业知识纳入中小学德育和校外教育教师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要建立健全影视教育管理模式和规章制度,加强对观影活动的组织管理,研究制定安全预案,细化管理职责和要求,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确保集体观影活动安全开展。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