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曾索狄
“能给我一张纸巾吗?”12月20日下午,在北京《见字如面》第三季最后一期节目“相思”的录制现场,在台上读信的戚薇一度泪洒现场。戚薇读的,正是主持人李咏2009年出版的书中,妻子哈文写给他的一封信,而这也是《见字如面》节目组对今年辞世的李咏的一次隔空致敬。
至此,《见字如面》第三季节目录制完毕,全新节目将于今天在腾讯视频以及黑龙江卫视与观众见面。
更多新面孔加盟
从2016年横空出世以来,《见字如面》就被认为是综艺界的一股“清流”,前两季累计网络播放量超过12亿,豆瓣评分高达9.3分。
在此前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总导演关正文首先披露了新一季阵容,其中既有节目的老朋友归亚蕾、赵立新、黄志忠,也有像杨澜、董勇、陈数这样的新面孔,而王自健、戚薇、牛俊峰则代表更年轻的演员势力而来。
谈及这样的阵容搭配,关正文坦言,每年想要合作的演员都很多,但有时却无奈错过,“比如大家在半年前约定,但真正到了录制期,可能(演员)正好在拍某一部戏,今年就有好多这种情况,大家只好明年再说。”
他同时表示,今年客观上有了更多中青年演员的加入,“我们选择的是在档期上和信件契合度上都适合的演员,会根据演员的演绎能力、艺术修为,来判断是否合作,是否把重要信件交给他。当然演员老师的准备也是非常认真的。”
以当天参与录制的戚薇为例,她在录制之前做了很多细致的功课;而新晋加入的蔡康永、郎永淳等也各有各的特色,“好的信件,可能会因为不成功的演绎而黯淡无光。《见字如面》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信件价值,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艺术家演绎的精彩,他们让观众好像看见了写信的人,看见了他所处的环境,看见了他跟收信人正在交谈。”
有情怀也有“笑谈”
尽管年年相约,但总导演关正文每年都要面对的问题,一定包括“新一季选信的标准是什么”。他笑言,唯一的标准是“这些信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三季以来,我们越来越坚定,要做更具内容、价值更高的节目就是两个标准,一个叫多元认知,一个叫独立思考。我们要提供多元思考,激活受众的独立思考,只要符合这个标准,在传播上,能够让大家有趣听懂,就会优先考虑。”
所以,在新一季节目中,观众能看到写下“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韩愈,原来也有不想天天上班的时候;能看到伽利略的困惑,当他试图用天文望远镜说服大众相信自己的观察,却想不到当时的人们不止蔑视真理,连望远镜也瞧不上……
关正文说,第三季信件征集范围扩大到了海外,可选的佳作依然很多。“今年选信非常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我跟大家说浅娱乐和精神愉悦等等,争取这次照顾更宽泛一些,我们照顾一些动情的,思考类的也有很多,还有一集全是笑谈。”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季的品评环节也更加精彩。节目组邀请知性担当的主持人陈晓楠,搭配许子东、梁文道、史航等名嘴,共同补充信件背景,直接抒发感受。“嘉宾的观点不可能代表真理,人情、人性的认知很难有什么标准答案,导向上我们最看重的是真诚,说真话,动真情,不说教,不鸡汤。”
获得个体成长滋养
从《见字如面》到《一本好书》,这两年关正文和团队推出的都是口碑出众的文化“清流”节目,此次两档节目也实现了“无缝衔接”——《一本好书》昨天收官,《见字如面》第三季则在今天登场。前者在播出期间,更获得流量和口碑的双丰收,连带节目中推荐的书籍都登上了今年“双11”电商平台的图书畅销榜,其中《月亮与六便士》更是多个平台同类图书销量榜的冠军。
对此,关正文坦言,他从来没有将自己节目定义为“文化节目”,而是希望打造内容价值节目,“我觉得人类精神生活的主流,从来都是为了获得内容价值,而内容价值的核心,是提供多元认知,激活独立思考。获得个体生命成长的滋养,是任何时期人类进行精神生活、文化消费的最基本利益需求。”
在第三季的《见字如面》中,关正文还设计了包括“轻重”“不舍”“守望”等多种话题,希望给观众更多的启发。“快乐分两种,一种是表层的娱乐,一种是深层的愉悦。我们相信,多元认知的获得感、独立思考的成就感,这些带来的快乐强度,比虚度时间的所谓休闲娱乐要大太多。”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曾索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