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组建“紧密型学区化集团” 松江普通学校也能享受名校优质资源

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为机制,过去八年多的时间不断地开展实践与探索,在原先八个教育集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紧密型学区化集团”,成立上外松外学校、东华附校、第三实验小学三个教育集团。

近年来松江区流动人口数量巨大,适龄入学儿童基数庞大,加上松江城市化进程加快,成为人口导入大区,由此带来教育资源紧张、校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松江辖区内包含多所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大、数量多,城区与农村学校差异较大,直接影响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的均衡发展。

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就是由一所优质学校带几个校区,实行一个法人负责制,统一管理模式,总校向各校区选派执行校长,实现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这也意味着教育集团旗下的学校也能享受名校优质资源了。

今年7月,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与松江区新闵学校成立上外松外教育集团。

外语是上外松外的特色,松外多年来在英语课程的建设,外教进校园、学生英语口语、辩论、演讲、阅读等方面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为了在新闵学校营造更浓的英语学习氛围,两校区成立外语课程专项工作小组,深入思考,逐步推进。本学期在新闵学校各年级适当加入3L的听说训练,两校一年级学生共读自编绘本教材、开展了口语闯关、外教进校园、新闵英语周等一些列与松外有联结的课程与活动。

第三实验小学联手中山永丰实验学校,建立松江区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两所学校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实践,由最初的独立逐步走向融合。

今年9月开学初,两所学校共推一套制度:“五项制度”,即上下班制度、教职工会议(教研活动)制度、教职工广播操制度、教职工升旗仪式制度、教职工请假制度。严格实行五项制度,提升教师整体精神面貌。

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和松江区小昆山学校组建成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一学期来,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本年度东华附校教师有3人到小昆山学校支教,其中学科名师2人,校骨干教师1人,小昆山学校到东华附校支教1人,即将支援东华1人,实现了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据悉,松江三个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将在内部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课程资源、教学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共享。

集团还将根据各自特色与实际需求,开展校际联合,整合力量组成课程研发团队,依托集团“学科名师工作室”“教科研沙龙”“教师专业工作坊”等形式,将优质教师资源在校际之间流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发展,实现课程共建,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截止至目前,松江区共成立了11个教育集团,涵盖了纯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纯初中,完全中学,分布于松江新老城区、浦南等农村乡镇地区,共计52所学校,1666个班级,71889名学生,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部涵盖。

松江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集团名单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杨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