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上海人,你知道“上海”两字是个动词吗?
12月22日下午,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浦东史诗》作者何建明来到学习读书会,与现场读者分享了自己对上海和上海精神的认识。
何建明对上海的新发现是,“上海”其实是一个动词。在他眼里,“上海”二字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方式和精神创造,是一个“动词”、一个“状态”。
“上海”是个动词 黄浦江是条“爱情河”
何建明感慨,不仅上海以外的人可能没看到华美高楼大厦背后的人,上海人自己都未必了解真正的上海人是怎样一种人,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和特质,也不清楚浦东以及整个大上海,是如何造就的。
他发现,很多作家对上海的书写远远不够,关于这座城市的写作非常简单化。浦东开发开放,使他有机会对这座城市,对浦东这块土地产生新的认识。
改革开放之初的艰难岁月与积聚的精彩,绝不是几篇报道、几部电视片所能传递完的内容。它是一首激昂高扬、催人泪下、美轮美奂、余香千载的交响与史诗,凡是被它感动的人都会心悦诚服、顶礼膜拜。
他说,上海人把黄浦江当作母亲河,而他更愿意将黄浦江理解为“爱情河”。是这条爱河,让一对相思了千年、凝望了百年的恋人终于重新拥抱在一起,以罕有的方式,演绎了一曲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经典爱情诗篇,这是他对新上海的新发现。
何建明的另一个发现是,“上海”其实是一个动词。在他眼里,“上海”二字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方式和精神创造,是一个“动词”、一个“状态”。这座城市靠近大海,没有勇敢的行为,没有创新的锐气,没有坚韧的意志,历史和自然的浪潮早已将它淹没与湮灭。
他说,“上海”,就是重新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心!“所以当我们重新认识‘上海’这个概念,会发现它有着极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上海永远是个动词,永远是激励上海人奋进、发展,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一种动力、一种思想、一种行为。”
上海精神就是上海的“五座高峰”
何建明把上海精神理解为上海的“五座高峰”。
前四座高峰他用上海带有地标意义的四座高楼——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作了阐释。第五座高峰,是“人”。
他说,人是浦东开发最重要、最顶端的峰,也是组成其他峰最重要的基石。这些人既包括浦东开发决策者,也包括千千万万的浦东建设者。他们和无数精彩的故事,组成了整个浦东开发过程中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为创作《浦东史诗》,何建明采访了许多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建设者。他说,在他们的激情、智慧和奋斗的后面,是一个民族奋进腾飞、富足强盛的强烈愿望。浦东的骄人成就,上海的重新崛起,凭借的正是这种愿望的巨大推力。
作为学习读书会主题月活动之一,“纪念上海改革开放40年40个故事主题图片展览——上海故事”于11月4日至12月31日在浦东新区南洋泾路555号五峰书院一楼展出。
“学习读书会”简介:
“学习读书会”由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文广局)主办,上海市作家协会、SMG、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作为特别合作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浦东图书馆、东方财经•浦东频道作为承办单位。
“学习读书会”特别邀请上海市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孙甘露担任总策划,邀请当代知名学者、作家,围绕解读新时代、溯源上海党的诞生地、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浦东开发开放等多方面的议题,每两周一次,周六下午2:00,在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街区五峰书院(南洋泾路555号2A层),展开读书交流活动。
■题头照片:《浦东史诗》作者何建明做客学习读书会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