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最美生活垃圾分类达人|来看看浦东新区的达人们

由市人大城建环保委支持,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主办,新闻晨报周到承办的“寻找身边最美生活垃圾分类达人”活动报名阶段已结束。通过新闻晨报周到和各区绿化市容管理局报名的居民、公益组织总数达到了200多个。

即日起,周到将陆续刊登这些候选达人(个人)和候选达人(公益组织)的事迹,希望他们在垃圾分类方面取得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小区、单位、公益组织借鉴,进一步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第9期,我们来看看浦东新区的达人们。


达人姓名:耿德超  年龄:70  男:职业:垃圾分类志愿者

栖山小区是洋泾街道实行垃圾分类比较早的居民区,至今有7年多了,耿德超师傅从那时便成为了垃圾分类志愿者。

刚开始,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不清,垃圾错分、不分的情况很多,他不怕脏、不怕累徒手分类,现场指导,在他的引导下,小区居民的垃圾分类一天比一天清晰,错分、不分的情况显著减少。今年8月6日开始,栖山小区成为洋泾街道垃圾分类示范点,垃圾投放改为定时定点,小区居民对这一措施一时不能适应,在非投放时间段也将垃圾包投放。面对这种情况,耿师傅放弃休息时间,多次多时段到小区垃圾箱房周围查看,看到居民垃圾错分,或者在非投放时段投放就做宣传工作。偶尔会碰到新来的租客态度比较蛮横,耿师傅不畏难,不后退,用诚恳的态度化解租客的不理解,使其逐步了解并将垃圾分类作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


达人姓名:桑金妹  年龄:63  性别:女  职业:垃圾分类志愿者

桑金妹是德州三村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及楼组长。在她自己家中早已形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同时还积极宣传发动楼组里的居民参与到小区垃圾分类的行动中。

桑阿姨在执勤时兢兢业业,每次早来晚回,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居民便苦口婆心、反复劝说:“源头分类是垃圾分类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做不好,就会给后续运输、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桑阿姨经常会检查每个居民投放的垃圾是否符合要求,对分类不彻底的认真做好二次分检。桑阿姨还与小区说唱班的组员一起,自编自唱垃圾分类沪语说唱小段,在每次小区文艺活动中进行表演宣传。

桑阿姨刚开始做垃圾分类志愿者时家里人并不完全理解,常常有些抱怨。然而桑阿姨说:“你不干,我不干,谁干?我是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


达人姓名:张云蓉  年龄:61  性别:女  职业:垃圾分类志愿者

张云蓉是阳光花城小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她带头积极主动学习并掌握了垃圾四分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分拣投放的流程等知识,并积极向居民宣传。

张云蓉积极参加社区垃圾分类推广活动,手把手现场指导他人怎样区分各类垃圾,并如何正确投放到垃圾桶内。

张云蓉坚信,大家一起持之以恒地将垃圾分类做下去,垃圾分类工作总会做得越来越好并最终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

达人姓名:王国兰  年龄:66  性别:女  职业:垃圾分类志愿者

王国兰是成山路475弄小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她吃苦耐劳,每天风雨无阻提前到岗,手持火钳,对每包居民投放的垃圾袋一一过目,并亲自把分类有误的垃圾重新分拣,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同时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为了执行给居民的绿色账户扫码的工作,王国兰还学习了手机操作知识,随后耐心地为每位扫码居民讲解扫码流程。

王国兰还会把自己在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案,及时与居委会反馈沟通,协助居委出谋划策。在她的努力下,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以及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

王国兰在垃圾分类工作中,从不推诿居委交办的各项任务,不计报酬,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达人姓名:吴明  年龄:75  性别:男  职业:垃圾分类志愿者

陆家嘴光辉小区于2011年开始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刚开始困难重重,大部分居民喜欢将湿垃圾、干垃圾,甚至有害垃圾等混放在一个垃圾袋中投放。针对这种情况,吴明和居委、块长、楼组长、志愿者们一家一家上门做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工作,同时配合居委、物业做好垃圾分类分拣员二次分类的培训指导工作,并且在自己家里带头做好垃圾分类。他经常和居民们说:“环保就是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一点小举动就能给环保带来大的反响”。

他本着“义务、互助”的精神,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投入到每一次的环保活动中,尽自己的所能,为推进垃圾推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达人姓名:张杏仙  年龄:63  性别:女  职业:保洁员

张杏仙是航头镇福善村5组的村民,担任2组的垃圾房管理员工作,数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不怕脏、不怕累,起早摸黑,把垃圾桶和垃圾房打扫得干干净净。由于工作勤恳,待人厚道,受到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

2018年3月,福善村2、3组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张杏仙主动地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并在垃圾分类培训课堂里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张杏仙首先从自身、从自家开始尝试进行垃圾分类,用她的话就是“只有自己懂了什么叫垃圾分类,自己做好了垃圾分类,才能帮村民。”第二天又主动将分类成果和老师、志愿者们分享,相互促进并熟练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方法。

张杏仙经常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上门给村民们发放宣传资料,并不厌其烦地指导和纠正村民们错误的垃圾投放行为。她耐心地帮助垃圾收集员对村民的干、湿垃圾分类情况进行逐户打分记录,为村委会每季度对村民的星级评选提供依据。

张杏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村民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为航头镇的垃圾分类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达人姓名:张锦芳  年龄:63  性别:女  职业:垃圾分类志愿者

张锦芳是峨海小区公益活动的积极分子。2014年11月以来,张锦芳主动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无论是酷暑夏日还是三九严寒,始终坚守岗位,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相关指导。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自觉分类投放。她还配合居委做线下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引导居民要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每周二和志愿者、居民们一起在小区酵素工坊用回收来的果皮菜叶做酵素,再将成品酵素装瓶发放给正确垃圾分类的居民,作为奖励。

张锦芳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自发在平时向周围的人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环保的理念,在社区服务和为居民服务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达人姓名:陆庆红  年龄:39  性别:女  职业:社工

自锦绣苑作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开始,陆庆红便成为了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中的一员。她经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对居民有益,就要坚决做下去。

陆庆红带头成立了 “垃圾分类我行动”专项工作小组,召开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会议,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和定时定点投放、撤桶计划。她还千方百计策划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居民资源利用的意识。在她的影响下,小区内“全民垃圾分类”的氛围浓厚。

现在的锦绣苑,总能看到一支身穿红色或紫色背心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其中就有陆庆红。她和志愿者们每天都会不定时、不定点地对小区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抽查,对于乱投放、误投放等现象,队员们发现后就会进行制止、劝说与讲解。碰到不理解的居民,不论是志愿者、监督员还是清洁员,都会一边讲解一边亲自对垃圾进行重新归类整理。

锦绣苑如今旧貌换新颜,原本肮脏的垃圾收集点变得干净整洁,聚集的蚊虫不见了,刺鼻的异味消失了。这一切都是陆庆红等人坚持不懈推进垃圾分类带来的可喜变化。


达人姓名:时瑞景  年龄:75  性别:男  职业:垃圾分类志愿者

时瑞景自2011年3月开始成为宜浩佳园一居民区的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指导工作。初当垃圾分类志愿者时,由于小区白天住户不多,只能利用晚上到居民家中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并发放宣传资料。在上门宣传工作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挫折,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情,有时甚至还会遭到强烈不配合,但时瑞景从不灰心,坚持了下来。

除了积极上门走访宣传之外,他还要做好每月垃圾袋的发放工作,对发放的垃圾袋进行编号并每天在小区里巡查,查看垃圾桶里的垃圾袋分类情况并做好记录,对于不合格的追本溯源,贴整改告知书并上门劝说。

时瑞景还积极配合参与居委会开展的“小手牵大手”系列活动,在中学、小学及幼儿园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带领孩子们和家长到小区小压站参观并学习垃圾处理的工艺流程,让孩子们的心里扎根下垃圾分类的意识。


达人姓名:上海浦东绿意环保促进中心

2015年起,浦东新区在全区范围整体推进垃圾分类绿色账户工作。在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的指导下,民非组织上海浦东绿意环保促进中心应运而生,负责对新区各街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和绿色账户培训、区级层面绿账平台维护和积分消纳工作。

3年来,中心面向新区36个街镇开展了300余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主要对象为居委、党员骨干、志愿者、居民代表等,直接受众近3万人,再通过他们传导至千家万户。

在深入社区宣传过程中,中心逐步形成了一支熟悉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和社区推广操作流程的专业化团队;自主开发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培训课件,策划制作垃圾分类宣传片和游戏等,引导市民在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

成立以来,中心协助新区各街镇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建设。2016年,协助书院镇塘北村开展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村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超过90%; 2017年起,协助上钢街道开展整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一体化试点,在多个社区探索“干湿分类”和“两网融合”模式,试点社区居民知晓率均超过90%,参与率大幅提升。


达人姓名:苏志龙  年龄:53  性别:男  职业:工人

苏志龙是潍坊十村(二)小区的垃圾箱房管理员,从事该工作已有多年。居民和居委都说他为人忠实、待人厚道、做事勤恳不马虎且乐于助人。

2016年,潍坊十村(二)小区被列为浦东新区干湿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苏志龙主动提出做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当时虽然报名成功了,但他还是有点担心,怕自己文化水平低,不能担任起这份重要的工作。于是,他只要空下来就会利用智能手机查询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逐渐熟悉并掌握了现行的垃圾分类知识。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工作中,苏志龙经常协助社区分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巡查小区环境卫生及打扫,定时守候在垃圾投放点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投完垃圾后帮助居民进行绿色账户积分扫码,对不文明倾到垃圾的现象及时劝阻,发现问题能及时通知居委。

他每天任劳任怨为小区的环境努力着,受到居民的好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