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活观察丨沈晖:在智能汽车的潮流中前进

距今一百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汽车大国,2017年销量近3000万辆,连续9年全球第一。在其中,上海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浪潮,汽车制造业成为了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上海所在长三角,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中心区域,进入21世纪后,上海汽车工业在努力打造自主品牌的同时,也不忘推进创新转型,形成覆盖传统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完整产业链。

在新一波的科技浪潮下,智能汽车给了中国汽车产业一个全新的机会做到“弯道超车”,而上海,正在成为这个关键的“弯道”。在这波声势浩大的潮流中,总有人顺着潮流奋勇直前,威马汽车的CEO沈晖就是其中一人,在他的注视下,威马将来又会走向何方呢?

威马公司内部

改良制度,借助政策的东风

2016年7月6日,中国第一辆量产的互联网汽车荣威RX5正式上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标志。从上汽集团,到威马汽车、蔚来汽车,汽车产业的新力量正在崛起,与此同时,挑战也随之而来,威马需要把握手中的一切优势。

在智能汽车的发展中,跨界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公司到目前这个共有超过1500名,我们的总部、设计中心、软件中心都在上海。”沈晖介绍到,“早期,我们并没有挖人,是选人的,太多人想加入我们。”他表示,他们会优先选择有汽车行业背景和智能互联网背景的人。这批人是汽车行业里的新生代,更加年轻有活力。威马强调他们的价值观,寻求文化一致、目标的一致的伙伴,综合多方面考虑,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应该是最理想的。

“我们现在是合伙人制,通过期权激励等形式,快速发展,还是有优势的。”相对于传统的汽车企业,威马在制度上做出了一系列的突破。老一代的创业者,更多的是家族企业,而从互联网开始,更多引入国外的方法,其中合伙人制就是比较出名的一种,沈晖举了几个例子出来:“比较出名的,如阿里巴巴;跟硬件相关的,做得最好的,就是小米……我们的机制既稳定又灵活,还是很好的。”

6月20日,《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产品和服务)》正式发布,这对于威马来说也是好机会。“这个其实是在预期之内的。”沈晖表示,汽车在进入智能汽车时代,实时在线,全部联网,这涉及到了很多的标准问题、安全问题、稳定问题。去年国家出台了智能网联的汽车鼓励政策,也征求了相关企业的很多意见和各种标准,对真正质量过硬的企业来说,是个脱颖而出的好机会。“所以这种新的标准,其实在我们业内来讲,并不是就是说突然,酝酿了一段时间了,当然我们很支持。”沈晖说。

沈晖正在接受采访

同时考虑人才和市场的需求

威马汽车的CEO沈晖认为上海作为关键的“弯道”有着自己的优势。首先第一个优势是是背景。很多互联网界的人都在参与做智能网联,但智能汽车不一样,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这一块,除了需要对软件有了解外,对硬件也要相对了解,这两者需要相结合。“然后你会发现,智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智能汽车,上海走得最前面,包括威马汽车、蔚来、特斯拉都是选在上海,这里是有原因的。”沈晖说。供应链、生态、人才,上海有着这些的基础——特别是互联网方面的人才,在智能汽车的行业,懂硬件的互联网人才不可多得,而人才储备丰富的上海无疑最好的选择。“上海、长三角……这些头部公司都在上海,都是有天然的原因的。”沈晖总结道。

“市场也要考虑。长三角是相对开放的市场,很早接触到新能源智能汽车,对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接受度也比较高。这是上海的第二个优势。”沈晖所在的行业并不是纯制造的行业,在衣食住行四大类中,出行是很重要的组成因素,它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汽车,所以汽车是个高频率使用的消费品。而在消费品里面,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新零售。有趣的是,传统汽车行业在一年半到两年前就在实践了这一方面的内容,所以相比起来,上海的市场会显得更平坦。

“过去几年,我们要感谢特斯拉教育过市场了,大家觉得电池挺好的。”因为已经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所以沈晖现在很有信心,“我们现在只需要提供一个让大家更用得起,使用得更爽的产品。“

陈列在书架上的书

抓住人生的黄金期,工作和娱乐不分家

40岁以后是创业者的黄金时代,对此沈晖有自己的看法:“哈佛大学做过一个全球创业者的分析,创业者最容易成功,就是四十几岁到50岁中间,因为这个时候,你有一定的资源和经验,又有对团队的判断,对市场判断,特别适合那种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汽车是个过于复杂的行业,年轻人没有足够经验;年纪大的,精力又会相对显得不足。威马的团队很多人处于30岁后半段、40岁前半段,这是他们天然的优势。当然其中,也有沈晖的自己努力。“基本随时都在工作。”他谈起自己的作息,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里,一切都变得很方便。通过微信他可以随时留言、进行电话会议,也能通过手机直接审批,这是时代必然的趋势。“对我来讲,随时随地都在工作,闭眼睛睡觉前都是。”他这样说。

在生活中,沈晖也是个喜欢运动的人。“我英文名字为什么叫Freeman。这是因为以前中学和大学,我都喜欢踢美式足球。球场上有一个自由人这个角色。”他说了一个关于自己的秘密。但是相比起他的朋友们,他更关注足球队的阵型,无论是防守型,还是进攻型,都能给他带来工作上的灵感。“我认为,一个正常的、成熟的、能在行内有一定地位的企业,都是要过几千人到上万人,每个环节都要强,就像一个很强的足球队。”沈晖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办公室里充满生活气息的一隅

普及是关键,抓住未来四大发展方向

关于威马的未来布局,沈晖也稍稍透露了一些信息:“我们的布局,不是为了融资,从而布局全球。威马汽车的理念是,做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普及者。目前我们手里掌握的技术,加上生态合作伙伴提供的技术,在中国已经可以了。”在一个行业里,通过新技术推动一个产品的普及,才能真正发展壮大。威马秉持着这个理念,期待自身能够够成为这个普及者。在沈晖看来,技术并不是真正的难题,真正难的,是如何把技术用好。“我们是希望,拿到这个技术,在我手里能不能变成一个普及的产品,让大家用得起、用得爽。”当谈起心中的愿景时,沈晖这么说道。

基于威马的布局,沈晖总结出四个发展方向。第一个是电气化,纯电动这块,主要集中动力源不同、整车集成;第二是智能化,跟自动驾驶不能混为一谈,智能化更强调的是人车交互;第三个是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并不和智能汽车等同,更多地强调车在运作的时候,车跟车之间、车跟云端之间、车跟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来保证安全和更高效的使用;第四个是共享平台,比如说共享汽车这一块,这种提高效率,提高使用车的效率的产品,市场上却还没有真正出现过。沈晖自信地表示:“传统车对这个是很害怕的,但因为我们是初创企业,我们是不怕的。我们的量也上得快,我们要让用户感受更舒服。”

经过几年的发展,威马正蓄势待发。

沈晖(左起第二个)和记者的合影
如今,政府层面也正在不断地加大开放力度。今年9月18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2018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上推进了多项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有益的实质性举措,上海市第二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正式公布,未来可以预计上海在智能网联车这一块,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威马如何做好智能化汽车?点击视频,看创始人怎么说。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郑欣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