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长跑、打篮球的注意了!
运动损伤正在以每年一到两成的速度增长。
今年上马跑步结束以后,就有不少人出现在运动损伤门诊。其中,膝关节韧带损伤占了很大一部分。
韧带损伤了怎么办?
12月19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赵金忠教授透露,一种看似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技术,将伴随着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的出现,变得不再是遥不可及。骨科专家们已经启动研究在人体内植入无生命的人工材料,调动人体自身修复功能,诱导生命组织器官再生。
并非人人都适合跑步
以马拉松比赛为例,每年水涨船高的报名费挡不住跑步爱好者的激情,参赛人数每年都在增加。然而,根据美国公共卫生数据库的资料,运动损伤已成为致伤致残性损伤的最常见病因,仅跑步就可引起多达十五六种损伤。疾病部位从脚跟到膝盖、腰背部都可能受到损伤。
“现在有很多白领都强调运动健身,但是我们临床上经常碰到不运动还好,一运动膝关节反而疼痛的患者;也经常遇到深蹲训练造成内侧半月板损伤,练习马步蹲裆造成髌骨软骨损伤,一过性过度运动引起滑膜炎症的患者。”
赵金忠今天告诉周到君,现在大家的运动热情都很高,但是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运动损伤。然而,并非人人都适合跑步,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咨询后再进行运动。
一种神奇的材料诱导韧带再生
相比于半月板损坏、肌腱劳损,膝关节韧带损伤,让骨科专家们很头痛。
在第六人民医院运动损伤的病例中,每年有四五千例运动损伤需要手术,其中40-50%是韧带损伤。根据推算,每年全国有100万人韧带损伤中。
如果韧带完全断掉,病人年纪很轻又有很强的运动需求,一般都需要进行韧带重建。
赵金忠透露,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人工韧带或是自体肌腱。
然而,人工韧带有强度,却有致命的问题就是没有韧性,“韧带重建存在的一大问题是缺乏合适的人工韧带,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自体肌腱作为移植物。但取自体是拆东墙补西墙,就是抽自己的筋来补自己的韧带,这样会造成新的创伤,还会削弱自身组织。”
由赵金忠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可诱导韧带再生的高强度植入物系统的研发”项目启动,瞄准韧带损伤修复困难的临床难题,研发在人体内用一种高强度韧带再生性材料。
赵金忠解析,通过可诱导韧带再生的高强度植入物系统,解决关节腔内韧带再生及骨道内腱骨生理性愈合难题,恢复关节运动的稳定性及生理结构的完整性。目前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进入临床试验。预计最快三年后可以运用到临床
六院副院长、骨科专家张长青教授表示,该项目是非常符合当下实际需要的,但再生材料的研发到实际应用需要一定的周期。现在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开局,再加上骨科以往比较好的临床及研究基础,希望通过项目团队有效的组织、管理、执行,能够尽快进入临床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兴栋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胜教授,中国科学院院院士韩斌教授等四十余位专家共同把脉这项研究。刘昌盛院士指出,项目精确瞄准韧带损伤后腱骨愈合不良、生物力学不佳等问题运动医学领域的重大难题,通过材料科学的研发创新,结合生命科学、体育和运动科学的相关知识,最终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是运动医学产学研发展的必由之路。
跑步对身体有益,一般半个小时就够了
现在有很多长跑爱好者,热衷于跑马拉松,或者每天跑几公里,喜欢运动的人如何保护膝盖?
赵金忠指出,跑马拉松肯定伤膝盖,从保护膝盖的角度出发,建议不要进行这么长距离的运动。
跑步对身体有益,一般半个小时就够了,心肺已经得到锻炼。
在马路上跑步和在跑步机上跑步对膝盖都有冲击,但是最优的选择是在具有缓震功能的跑步机上跑步,这种跑步形式对膝盖损伤最小。
需要警惕的是,人到中年,关节软骨和半月板都有一定程度的蜕变。
不适当的训练,即便是休闲运动也可能造成损伤。
专家们指出,
首先,不主张中年人进行健美类训练。
健美类训练是针对某些肌肉块的训练,对肢体的整体功能并无多大帮助,反而会引起肌腱末端的损伤和软骨的损伤。
其次,不主张中年人进行半蹲和爬越类训练。
在膝关节半蹲时,特别是单膝承重半蹲时,髌股关节要承受3倍于体重的应力,做半蹲活动越多,髌股关节蜕变的速度越快。涉及半蹲活动的运动包括太极拳、木兰拳、乒乓球等。特别是太极拳,对中老年关节的损害较大。
上下楼梯、上下坡、爬山时也涉及屈膝承力或者发力,这时候髌骨软骨也承受过度应力。那些把爬山或者爬楼梯当作一种训练的人往往得不偿失,最后反而很早出现爬山和爬楼梯困难了。
第三,中年人的各种训练需要循序渐进。
从训练方式上,中年人首先适合关节的小负荷训练,比如坐位的膝关节伸屈活动、骑自行车(包括小负荷的健身自行车)、游泳等;其次为跑步、弹跳之类的整体性训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