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民族交响史诗中,听见我们自己的“英雄”

盘古开天、仓颉造字、大禹治水、后羿射日……这些耳熟能详神话故事,包含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也成为艺术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12月15日晚,由上海民族乐团带来的民族交响史诗《英雄》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

音乐会开始前几小时,原定指挥汤沐海因病无法执棒,上海民族乐团驻团指挥家姚申申临危受命。好在,他全程参与了前期排练,不负期待为观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每一件民族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它们和这些神话人物的个性一一对应。”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

音乐会上,交响合唱《盘古》以大气磅礴的音乐语言表现盘古的创世壮举;笛箫与民族管弦乐音画《伶伦》描绘中国音乐始祖伶伦闻凤鸣而制律吕的美好景象;中阮与民族管弦乐音诗《仓颉》以中阮纯厚柔美的音色表达对仓颉作书造字、开创民族文明之基的赞美;唢呐、吹管乐团与打击乐团作品《大禹》通过独特的中国民族吹打乐编制,生动展现大禹英勇无畏的治水精神;板胡、弓弦乐团与打击乐团作品《后羿》将板胡幻化为后羿手中的弓与弦,藉由弓弦乐团与打击乐团烘衬,展现后羿造福苍生的英雄气魄。

而音乐会末章的交响合唱作品《英雄》,则将视角由上古时代回归当下,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被比作“当代神农”,首位升空女航天员刘洋被誉为“当代嫦娥”,在沙漠植树的“大地妈妈”易解放则与填海的精卫形象重合,中国民乐以这样特别的方式,向为无数当代英雄献上崇高的敬意。

这场音乐会由青年作曲家李博禅构思并完成全部创作, 他用不同的乐器组合、不同的音乐形式讲述英雄故事,诠释英雄精神。在他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英雄情结,“从遥远的上古时代到我们生活的时代,英雄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我希望能通过音乐致敬我们身边的英雄,也唤起每一个人潜在的英雄梦想。” 

音乐会最后,“大地妈妈”易解放和“时代楷模”钟扬的妻子张晓艳登台,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和致意。易解放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刚才视频把我和精卫联系在一起,其实我比精卫幸福,因为精卫只有一人填海,而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志愿者,我相信当我们一起齐心协力,终有一天把沙漠变成绿舟。”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