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高校女教师“亚健康” 如何应对 ?专家提出了这些建议

高校女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其劳动的复杂度、紧张度都要比一般职业高很多。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上海高校女教师中,时有“失眠”现象的占44.8%,时有“身心疲惫”之感的占58.6%,时有“烦躁易怒”情绪的占54.9%,常感到“体力不足”的占48.2%。专家认为,相当一部分高校女教师已处在“亚健康”状态。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副院长李斌教授12月11日在上海商学院举办的妇女健康保健讲座现场提醒女教师们,保持乐观的心情,是应对一切亚健康的“法宝”。

超负荷带病工作

女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一些高校女教师为了“教学、科研上水平”,经常忙得通宵达旦,连寒暑假也排得满满的,外表看起来还健康,由于超负荷工作,常常会患有高血压、胃病、腰间盘突出、糖尿病。调查发现,教学、科研工作压力过重所带来的女教师精神上长期的高度紧张,使她们心理负担沉重。较多女教师常年超负荷地带病工作,难得有闲暇时间休息,普遍缺少必要的运动及防病健体的意识。

失眠、身心疲惫、烦躁易怒、体力不足等现象都是亚健康的表现和脑疲劳的反映,这些症状看似细小轻微,若不加注意,轻则会降低工作效率、生活质量,重则导致多种身心疾病。

在高校中,女教师要比男教师的困惑更多,心理冲突更加频繁。而社会发展和激烈竞争带给女教师更大的心理压力。学历的竞争,职称与职位的竞争,使她们与男教师同样承担着事业上的压力。然而,她们的家庭负担和家庭责任似乎没有什么减轻,还要担负起操持家务、照顾丈夫、教育孩子的重任。这使女性经受着心理和生理上从未有过的痛苦与磨炼。

保持乐观的心态

李斌教授为此希望女教师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喘气”和休息时间,尽量让精神有松弛的机会。如果出现心理上的疲劳,要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遇有烦恼尽快自我情绪的“宣泄”或转移,多与朋友交流沟通。

她建议女教师们最好有三四个闺蜜能够成为倾诉的对象,遇到烦心事有不同的朋友来分忧。

对于接近退休的女教师,李教授希望她们要有不服老的心态。尤其是难以预防的老年痴呆症,李教授的建议是多用脑,防止大脑废用性萎缩。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董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