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所学校竟然在稻田里上几何课!

近日,瀛东村的稻田里迎来一群特殊的“农夫”,他们在稻田里测量、找位、定桩、拉绳……到底要干什么?他们竟然是在上一堂几何课!这一天是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六年级的同学们中学生涯中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在六年级师生历时两个月的不懈努力下,同学们终于在瀛东村的稻田里,通过割稻子的方式,造出了一颗闪耀的星星。

他们是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六(3)班的师生们。这是一堂搬到稻田里的数学几何课,那天,为了在稻田里割出一个巨型五角星图案,师生们紧张有序地忙开了,大家一起合作测量、找位、定桩、拉绳,第二天,村民们来帮助割稻子,根据师生们设计的图案,一颗漂亮的五角星诞生了。

把几何课堂搬到稻田里

在得知这堂几何课的目标后,六年级数学组开始策划稻田“种”星活动。黄尊祖老师带领六(3)班学生分小组设计“种星”方案,学生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设计、画图、计算,一幅幅学生精心设计的初稿跃然纸上,经过小组选拔,综合考量,选用了马姝昕同学的方案。

进入稻田前,师生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同学们以所学的几何知识,踊跃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计算出实际操作中需要的绳子的长度。

黄老师带领学生实地考察了四五次,对方案进行修改。通过测量得出稻田实际尺寸是边长为50米的正方形,为使星星更美观,学生计算出五个点所处位置大小。A点位于稻田西侧从边上开始17.5米,D点位于稻田的东侧边上开始17.5米,E点在北面边上中间位置25米处,B和C点分别位于稻田南面两边上的7.5米处。至此,确定了最终的方案。

田地里,真的落下了一颗星星!

11月27日,是最终收获的日子,老师带领六年级的同学们去瀛东村稻田收获播种的“星星”。在老师们的帮助下,六年级学生分成十组,在稻田中插下了长长的十根竹竿。十根竹竿十个据点,每个据点由三名学生负责竖杆、拉绳,然后用绳索互相勾连,一颗大星星即将在稻田闪耀。

11月28日,在村民们的帮助下,工作人员用割稻机收割稻子,割稻机穿梭于稻田……田地里,真的落下了一颗星星!

当这颗巨型五角星终于出现在东滩的田野时,东滩学校航拍兴趣组的学生们记录下这壮观的一幕。七年级的魏汎錄和陆家树同学用无人机拍摄下了稻田里的大星星。他们是学校无人机拓展课的学员,曾学习了半个学期的航拍知识,这次也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这堂几何课让学生们有很多意料收获

一堂稻田里的几何课,让东滩学校的孩子们对课堂上学到的角度计算、按比例计算和等角、线段、黄金分割点等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在实践中运用,还从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乐趣。

“这堂生动的几何课让学生们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学习了几何知识,让几何原理在生活中变为现实。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的沟通能力,小组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考的能力。比如在播种的过程中,同学们想出了用竹竿丈量长度的办法,这就是学生通过几次探究得出的。” 黄尊祖老师说道。

这样别出心裁的课堂是东滩学校的独创节日“星星节”的一部分。东滩学校是上海最漂亮的学校之一,因为身处崇明,学校想开设一些课程和活动,把学校教育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相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校园生活。

陈兴冶校长介绍说:“‘星星节’今年是第二届,东滩学校举办了像露天电影、露营、体验农家生活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对于生态的认知,使他们懂得环境保护的意义。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十二字方针:本土情怀、都市情趣、国际视野。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星星节’,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大自然,增强综合素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朱晓芳 龚雅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