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诞生的过程,她又仿佛重新活过一遍!周迅首部影像回忆面世

“这仿佛是一部回忆录,又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借助这本书诞生的过程,她又仿佛重新活过一遍。”

Lens团队历时5年采访制作,周迅首部影像回忆《周迅•自在人间》即将由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汇聚周迅从影27年来,一部分点点滴滴和成长的碎片。

■摄影师:Wenjei Cheng

这些碎片有小部分熟悉她的观众知晓的细节,而大部分都是鲜为人知的故事。

全书分为“生活的周迅”和“演员的周迅”两部分,内含六位摄影师姜成皓、Wenjei Cheng(郑文絜)、高原、叶锦添、斯特凡•塞德那欧(Stephane Sednaoui)和彼得•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珍贵的摄影作品,近300张摄影师私藏照片独家曝光;圈中20多位师友共同发声;导演陈国富作序,著名摄影师、设计师夏永康操刀设计。

一个心愿与一本书的诞生

本书诞生的缘由,还要追溯到多年前,周迅偶然间萌生的一个愿望。

作为一名演员,她的身边有三位合作密切的摄影师好朋友:姜成皓、Wenjei Cheng(郑文絜)、高原,他们为周迅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周迅觉得应该为他们出版一本书。

姜成皓原来是周迅的助理,因在片场“无所事事”,便拿着手机和相机拍起来。他最喜欢拍周迅哭,尤其是喝多了之后的哭,“特别可爱。朋友看她就是个小孩儿,跟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Wenjei Cheng(郑文絜)首次和周迅合作是2010年,为某品牌拍大片。周迅觉得她和一般的商业摄影师不太一样,就接连约她来拍,合作至今。

除了正式工作外,她最爱拍周迅睡觉和闭目休息时的神态。“在那样的画面里,我不太确定她是在睡觉或者只是刚好如此。她有点神秘。而我喜欢讯息有点模糊的照片,令人有想象的空间。”

■摄影师:高原

高原第一次见到周迅的时候更早,大约1994年,后来成了朋友,就一路以朋友的视角拍了下来。因为是朋友,有很多人际交集,高原对照片里时过境迁后的物是人非最为在意。

著名艺术家叶锦添,也是个喜欢在片场拍照的摄影师,这一爱好也让本书有机会向读者呈现《恋爱中的宝贝》《橘子红了》《风声》等两人合作时的珍贵照片。

■摄影师:Wenjei Cheng

抓拍瞬间、即兴的创作也成为斯特凡•塞德那欧给周迅拍照的主旋律,在他看来“她是那种罕有的,能够将纯净、真挚和脆弱融于一身的人,一个能够给出那么多东西的人,一个让你想保护她,想让她留点东西给自己的人。”

对林德伯格来说,“这些照片跟名气或者名人都没有关系,而是关于对她的永恒瞬间的捕捉,一个强大的、独立的女性,不仅是一个电影明星!”

■摄影师:姜成皓

一晃十多年,几位摄影师留下了许多周迅的影像,风格各不相同。本书中选用的近300张退去大片光环的摄影师私照,见证了友谊,也见证了一个“普通”姑娘人生中重要且充满趣味的时刻。 

周迅与周迅的对手戏

这本书最重要的一部分,来自Lens团队对周迅及其师友长时间的采访。

熟悉周迅的人都知道,她不爱做访问,更是很少袒露自己的生活。所以,名为“采访”,实际更像是相熟朋友间的闲聊。

这些文字最终变为铅字,从她个人和她的朋友那儿去了解她的生活、感情和表演事业,以及变化。也和大家分享关于生命和成长的经验教训。

■摄影师:高原

周迅话不多,她喜欢喝点酒、对朋友特别好、容易忘事,但十分重要的细节她记得一清二楚。生活中的周迅,和普通女孩子一样,也担心衰老。

她在书中也坦然谈论这个话题。她认为,这个行业所致,每天都在聚光灯下,当然害怕,但不能逃避,扛过去就好了,这些都没有平安和健康重要。寥寥数句,如此坦荡。这样的“真实”和“坦荡”也是很多同行给周迅的标签。

导演陈国富说,“她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接近透明的,有时连基本的生物保护色都不具备。”

■摄影师:姜成皓

这本书的开始,周迅还袒露了自己这几年的变化。“开始早睡早起,不抽烟、不喝酒。”她说。她开始照顾每个人的情绪,有意识地追求实实在在的生活。她会和好友一家出去旅行,会时常回到父母身边。

好友黄觉认为:“以前她不开心的时候会搞得大家都不开心,现在她会去张罗。这种转化可能是因为年龄。她在努力地转化。”

■摄影师:Wenjei Cheng

作为演员的周迅,把干干净净视为表演者的责任。她觉得“演员是一个杯子,我自己在拍戏之前就把这个杯子洗干净,你要倒什么就倒什么呗。我觉得演员是有责任保持天真和干净的。”

她一直以“内耗”作为表演养分,将生活中所遇到的重大情感波折融入到角色中去。

她最重要的表演方法是找到角色存在的理由,然后去相信,然后陷入了角色难以自拔。比如《橘子红了》《李米的猜想》《恋爱中的宝贝》……

陈国富说,“她演戏的方法和很多人不同,有人演戏是用脑子演,有人用身体演,她是用五脏六腑演。”

■摄影师:Wenjei Cheng

好友沈畅觉得,周迅在背后其实下了很多功夫:“不是上来就能演好的。但是她使劲的时候别人看不见。”

二十七年来,中国的影视产业一直在快速地变化。周迅是随着它一路走过来的,但她已经有了自己恒定的坐标:她希望自己始终是一位演员,超越年龄,受人尊重……

借由书中的这些图片和文字,让人看到她的情绪,看到了她的成长,她的变化;也看到了屏幕背后的周迅,那个为了扮演好一个角色,把自己彻底地融进戏中,近乎是用五脏六腑在演戏的周迅。

最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

《周迅•自在人间》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来自朋友们的自述。有挖掘周迅的挂历摄影师钱豫强;有合作过的导演们:李少红、娄烨、陈可辛、许鞍华、汪俊等;演艺界的好友:黄觉、黄磊、郝蕾、沈畅、火星电台、黄烽……他们讲述周迅,也同样在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是一场记忆的全面延展,回顾一路走来的道路,竟也可以由此略略探知中国影视行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成长和发展。

■摄影师:Wenjei Cheng

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品性,才会让身为朋友的黄觉说出:“就算众叛亲离我也会站在她身边。”这样感人肺腑的话。才会让被奉为文艺女神的郝蕾“希望可以比周迅活得稍微长一点,就有机会饰演她传奇的老年部分”。

陈国富在序言中写道:“对我来说,周迅没有秘密。也因为这样,在背后八卦她显得多余。”

郝蕾说,很羡慕她,以周迅的名字在世界上自在行走。这些成长道路上所经历的风景,染上岁月痕迹,沉淀于“周迅”这个名字中。

“最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周迅坦言,“我希望成为一个心里平静的人。这和是否结婚无关,和事业无关,这是人面对生命的问题,是怎么和生命相处的问题。”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