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741司机或许是上海巴士界最会理发的,但更打动人的是他的爱心

80后施光辉是巴士五公司七车队741路一名普通的公交驾驶员,而他不为人熟知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彭浦新村街道阳光之家的一名爱心理发师。

连续两年义剪,从未间断

2016年初,施光辉开始参加志愿者服务。说起如何加入到这个爱心队伍中来,还要从2015年他自读大专班说起。2015年,施光辉利用业余时间读大专班的时候认识了班长张亚军,他无意之间听班长说起周末时间班里几位学员会结伴去彭浦新村街道阳光之家义剪,于是前往观摩。施光辉本就是个热心肠,这次观摩,点燃了他心中的慈善火花。

每周施光辉总会挤出一天时间,和张亚军等几人约好来到“阳光之家”陪伴这里的老人们和儿童。在这里,施光辉跟着班长学会了剃头、推拿等手艺。住在里面的张大爷就是他的VIP理发对象,每次他给张大爷围好理发布,张大爷总是笑呵呵地说,“光辉啊,还是剃成老样子,你知道的哦。”

学理发并不容易,特别是门外汉施光辉,想要短时间学会理发,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施光辉虔诚地拜师张亚军,虚心请教,勤于练手。曾经,为了不把彭浦新村街道阳光之家老人、儿童的头发剪坏,他想过从网上买模型回来练手,张亚军得知后,劝他慢慢来,不着急。从剃光头开始,到与师傅合作能剃完一个头,再到独自剪出有层次的发型,他的理发手艺也一天天精妙起来。现如今,施光辉能自如应对妇女、儿童、老人的各种理发需求。

施光辉在741路的驾驶工作是做五休二,每天下班,到家常常已是深夜12点,双休日还要回崇明看望父母,虽然休息时间不多,但每月到彭浦新村阳光之家义剪的爱心约定从未间断。

爱岗敬业 默默奉献的公交排头兵

2015年,施光辉还是一名出租车驾驶员,2015年底他应聘到了巴士五公司,成为七车队741路的一名公交驾驶员,由于有了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身边一群温和友善的同事,他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坚守在驾驶员工作岗位上。

每当车辆出站时,他总是细心地从后视镜中观察匆忙赶到的乘客,看到有年纪大的老人上车,他会亲切地招呼车上乘客给年纪大的老人主动让个座,并提醒他们车辆启动时拉好扶手。在工作岗位上,开好安全车,方便市民出行,是他自己的工作目标,他说:“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工作负责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做人原则。无论从事任何工作,首先要抱着认真的态度把它做到最好,学会享受自己的工作,同时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我们80后应有的人生态度。”虽然公交职业生涯年限不长,但在这2年间,施光辉从未接到过服务投诉和三联单,得到了车队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有人说公交人很平凡。是的,公交人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但是滚滚前行的车轮见证了他们的人生价值。

言传身教,让爱和希望延续

做一个默默无名的志愿者,有人说:你为了什么?

施光辉的爱心行动不是他心血来潮的冲动,更不是一时兴起的三分钟热度。这几年随着巴士五公司对公交企业文化的培育,提倡职业道德精神在员工心中的已然沉淀,渐渐成为现代公交人的真实写照。其次,与他家庭环境的熏陶密不可分,施光辉从小由奶奶一手带大,老人一直教育他要做一个有爱心,正直,乐于助人的人,尊老敬老已在他心中根深蒂固,爷爷也已有90岁高龄,父亲几十年如一日的陪伴,施光辉看在眼里,同时他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女儿,他说:“我们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去,善待老人就是善待将来的自己”。朴实的话语伴随他一路走来。

手记:

凭着爱,施光辉用热情,用手艺,执着付出,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身边人的不理解慢慢变成了理解和支持,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但他怀着一颗热心肠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不图别的,只想为社会多奉献一点自己的爱心,将爱心公益和志愿服务进行到底,足矣!”质朴的话语正是对施光辉痴心不改的诠释和印证。

希望“阳光之家”能被更多的阳光所温暖,抛开歧视与偏见,真正成为一个充斥着阳光的美好家园。施光辉告诉记者,自己也将用爱和温暖继续守护这片美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加入进来,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张翠玲 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