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雾还要再停留2天!雾虽然和霾不同,但也脏,须防护

本周,雾成了中东部天气舞台上的主角。

有人说,雾和霾不一样,霾是颗粒物、脏东西,雾只是水汽,雾干净……

雾和霾确实不一样,但如果以为雾干净,那就太天真了!

大雾锁牢我国中东部

从周一清晨发布下半年第一个大雾黄色预警开始,上海天气的“大雾周”就开始了。下半年第二个大雾预警更是持续了昨晚整夜,直到今天上午才解除。

网友们纷纷上传自己拍下的大雾照片。

不仅仅是上海。外省市的一些大雾场景,看起来更加魔幻。

南京成这样了。

连接江苏省镇江、扬州两市的润扬大桥。

中央气象台今晨继续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从全国雾24小时预报上可以看见,大雾范围广泛覆盖我国中东部地区,长三角地区被浓雾、强浓度、特强浓雾笼罩。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长三角地区27日早晨至29日上午,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北部、上海等地多大雾天气,局地有能见度不足200米的强浓雾。

城市里的雾是脏的

比起人们谈霾色变,大家对雾的态度似乎友好多了。

只要不是被大雾的低能见度困扰了出行的人们,似乎都很愿意欣赏一下窗外雾气缭绕的景色。往往还会让人们用“人间仙境”来形容。

也有人帮雾辩解:“雾是水汽,雾不脏的,霾才脏。”

也有人因此质疑气象部门“不重点报道霾,重点报道雾是在避重就轻。”

对于这种质疑,中央气象台的小编可气了,赶紧科普:“强调一下,雾也是脏的,除非大气中一点颗粒物都没有,纯水汽才是干净的,可是城市居民是不可能接触到纯雾的。记住,看见大雾也要防护!”

也就说,城市空气中的污染颗粒,会被锁在雾中,使雾变脏。因此即使只是雾天气而不是霾天气,也是需要防护的。

那么,雾天要做哪些安全防护呢?

1、尽量少开窗。

2、晨练等太阳升起雾散去后。

3、外出尽量佩戴口罩。

4、回到室内及时清理口鼻和裸露肌肤。

5、雾天驾车,出行前提前规划路线、合理运用车灯、注意车速,与前车保持车距等。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妍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