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遇到子宫肌瘤, 切还是不切?这些备孕的女性需要“抢时间”!

二孩政策的全面落地,追生二宝但受限于妇科疾病的女性增多,

子宫肌瘤、剖宫产切口憩室、输卵管性不孕、宫颈疾病等成为了她们再孕路上的绊脚石!

近期在上海召开的ESGE首届亚太区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权威妇科内镜专家针对备孕问题,对于因妇科疾病困扰,“抢时间”备孕的高龄女性而言,微创技术的优势将为他们争取更多时间,扫除备孕路上的“障碍”。

想成为二孩妈妈,却遇到子宫肌瘤!

月经量明显增多,下腹坠胀,备孕期的小张(化名)最近添了一桩心事。

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这段时间里的月经量增多、下腹不适是由于子宫上的肌瘤在作祟。其实,小张的肌瘤5年前就已经发现,当时因为肌瘤体积小并不需要特殊治疗。

二孩政策放开后,小张希望加入生育二孩的队伍,不过“子宫多发肌瘤”成为了她的心病。在她体内的子宫肌瘤,较大的位于肌壁间突向宫腔,直径4cm;肌层中还有数枚直径2cm以下肌瘤。

子宫肌瘤是成年女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与妊娠相互影响。肌瘤的存在可以引起女性不孕、孕期流产、胎儿发育迟缓、产程异常、产后出血等不良结果。同时,妊娠期,子宫肌瘤受激素影响,生长过快,反而容易导致红色变性。

与会专家指出,有了内镜技术,针对小张这类患者,宫腔镜联合单孔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剥除的术式让他们成为受益者。

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一次切除肌壁间和肌层中的子宫肌瘤,体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在最短时间内开始备孕。

剖宫产后,子宫上多了一个“小房间”

提起二孩,33岁的丁女士非常苦恼。

“努力了一年多,孩子没要到,经期却变得越来越长,一个周期里2/3时间都在出血,感觉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原来,丁女士的子宫上多了一个“小房间”——剖宫产切口憩室。

剖宫产切口憩室,是剖宫产后疤痕修复过程中在子宫前壁上形成的小空间。憩室凹陷的下端瘢痕存留经血,因而导致经期延长、经间期阴道流血,甚至不孕。

即使再次怀孕,也可能会发生子宫破裂以及疤痕处妊娠等比较凶险的情况。

“近年来,生二胎的增加,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第一胎是剖宫产的女性。”

腔镜专家表示:“对于剖宫产切口憩室的患者,修复‘小房间’是治疗的关键”。保守的口服避孕药治疗,临床中常常难以完全缓解症状,患者最终需借助手术治疗方法来改善憩室局部液体的流通,甚至切除病灶。

在内镜技术的支持下,妇科医生们会更多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或宫腔镜联合经阴道剖宫产切口憩室修补术”来解决问题。

早期宫颈癌手术,开腹还是微创?

中国是世界上宫颈癌高发的大国之一。

随着HPV疫苗的大热,宫颈癌成为了女性口中的高频词汇。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宫颈癌的首选方案。对于治疗结果,除了5年生存率,更有育龄女性的生育要求。

年轻未育女性是否可以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保留生育功能?

令人高兴的是,专家们指出,医疗技术已经可以帮助部分患者实现这种可能。

对于确诊为宫颈癌早期,即分期为IA1IA2IB1期的宫颈鳞癌、腺癌或腺鳞癌患者,可以考虑保留生育能力。

近期《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两篇论文,比较了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等的研究结果,比较早期宫颈癌患者,微创与开腹根治性手术的结局。

选择开腹还是微创?与会专家也给出了积极的回应,要正视和重视这两项研究结果,但也不能仅凭两项研究就否定微创手术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

微创技术依旧是未来的方向,应该更加重视腹腔镜手术的规范化、程序化,严格遵循无瘤原则。

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上海妇产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华克勤表示:全面提升内镜技术,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并发症,满足患者的生育需求和健康需求,是妇科内镜医生的目标。育龄妇女,尤其是二胎备孕女性,更应做好自身健康管理,完善孕前检查,对于适合内镜手术的妇科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珏 李敏 陈里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