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设计、大数据应用、芯片设计…20名候选人激烈角逐,上海智慧城市建设领军先锋评选决赛举行

智慧城市设计、大数据应用、芯片设计、智能硬件和软件……11月24日,2018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活动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领军先锋评选决赛正式落下帷幕,20名决赛候选人在今天的舞台上,分别就各自领域展开陈述与答辩,并接受现场专家的提问和点评。

在数字经济、城市管理、智慧治理、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十三五”规划,争取到2020年上海市信息化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上海市总工会、中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主办了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工匠”选树、领军先锋评选系列赛事。

其中,领军先锋分赛事参与对象主要是上海各单位信息化建设及相关技术研发主要负责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领军者。

市经信委副巡视员、市经信研究中心主任史文军表示,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服务正逐步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向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发展,因此开展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军人才选树工作意义特别重大,有利于形成“头雁效应”。

自今年9月份评选活动启动以来,经过各级工会、经信委(科委)和协会的推荐以及候选人自荐,组委会共收到149份报名申请,比去年增长26.27%。

从学历来看,候选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75%以上,还有9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从年龄来看,绝大部分候选人都是70后,年龄最小的候选人是92年。

从专业领域来看,候选人分布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从云计算、集成电路、网络建设到贴近老百姓的智慧医疗、智能建筑、智能汽车等方面,他们个人和所带的团队长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全面建设数字上海、智慧上海起到了带头和标杆作用。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评审特别考虑了2018年的特殊意义:一是体现改革开放40周年特色,要体现纵深性、全面性和新特点;二是结合本市2018年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元素;三是关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智能硬件等上海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本次20名决赛候选人涉及智慧城市设计、大数据应用、芯片设计、智能硬件和软件、网络通信等多个领域,候选人年龄基本分布在30-50岁,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硕士11人,本科3人,合计获得专利1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多个奖项。

经过初评、复审、决赛三轮激烈的角逐,最终将有十名领军先锋获奖者在组委会进行资格审查和公示结束后,于12月6日举行的颁奖典礼上正式对外发布。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