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报·DAY 5丨赞比亚宝石、卢旺达工艺品……除了展品,这些来自非洲的展位还想带来更多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有一个“珠光宝气”的展馆,来自全球各地的珠宝展商将自家的“珍宝”带来这里。

韩斐就是其中的一员。虽然展位不大,位置也有些偏,但他所在的“非洲珠宝”展位前的客户依然络绎不绝。

由于其他同事在语言上略有些障碍,这位在赞比亚生活了10年的中国人,就成了展位接待人员的“主力”。10年前被外派到赞比亚的他因为兴趣转行进入了珠宝业,至今已耕耘了5年,在展位上,从产地特色,到颜色讲究,他都能如数家珍,“赞比亚一共出产八种宝石,这次我们带来了祖母绿、海蓝宝石,和大家都很喜爱的碧玺。”

韩斐说,此次知道进口博览会的相关消息,是通过赞比亚的商贸部和中国驻赞比亚大使馆了解到的,同时还获得了免费展位。

“其实我们在赞比亚当地的华人中也进行了调查,再结合中国市场,才选出了参展的3种宝石。”虽然前来咨询的观众数量很多,也有不少客户表达了初步的代理意向,但让韩斐略有些遗憾的是,暂时还未签订明确意向,“主要还是我们第一次来参加这个展会,准备工作还不充分,没有带一些初步的意向合同,可能要到会后再慢慢接洽。下次参加的时候一定会备上。”

而除了柜台里亮闪闪的宝石、首饰,小小的展位里还摆了一台电视机,正在循环播放着赞比亚当地的介绍短片,韩斐表示,这次来到上海参加进博会,推介的不仅仅是他们公司的产品,同时也“肩负”了文化、旅游的宣传任务,“其实赞比亚真的很美,除了宝石资源之外,还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颇具优势的投资机会,希望能将这一面展现给更多的观众。”

记者获悉,共有35个最不发达国家参展,为了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参展,中国政府为每个参展的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两个免费的摊位,支持他们分享中国市场机遇,参与经济全球化,携手推进开放型经济建设。

而像“非洲珠宝”这样亮点颇多的小展位,在“四叶草”里还有很多。

位于6号馆的卢旺达手工艺术品展位上,密密麻麻地摆着各类手工雕刻、制作的摆件、药钵、面具等展品,因为造型精美,又货真价实,不少路过的观众都会停下脚步,细细端详。

梳着满头“小辫子”的展商中文不好,但很努力地学,刚刚掌握了“可以”就是“Yes”的意思。

而当有采购商前来询价时,她还会用不太流利的英文进行交流:“250,two(250元2个)。”

有观众开着玩笑还价,“In China,250 is not lucky number,200(在中国,250不是个幸运数字,200怎么样?)。”

她斟酌再三说,“可以。In our country,all the number is lucky(在我们国家,所有的数字都是幸运的)。”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谢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