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金融城
探索基层党建新形式化难点为亮点
见习记者 荀澄敏
11月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陆家嘴上海中心大厦考察,走进位于陆家嘴上海中心大厦22层的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详细了解中心开展党建工作等情况。
在当天的考察过程中,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宇祥向总书记一行介绍了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并将陆家嘴金融城的楼宇党建工作向总书记作了简要的汇报。
张宇祥说,“在我短短的汇报过程中,我切身感受到了总书记对‘两新’组织党建的关怀。”
目前,陆家嘴的楼宇党建,通过整合企业的场地资源、人才优势、社会的志愿者力量,建立了10个片区党建服务中心和30个楼宇党建服务站,覆盖了284个基层党组织、9100余名党员。张宇祥表示,“下一步,我们要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重点聚焦陆家嘴252幢楼宇,对入驻楼宇的企业做到同步联系、同步进入、同步覆盖,把‘支部建在楼上’拓展到支部建在创新链、产业链上。此外,还要建立楼宇促进会,建立信息沟通、协同推进机制,形成综合党委与业主、物业、企业的合力。”张宇祥表示,在依托区域化党建的基础上,还将完善区域化党建片区委员会的运行机制,把5个街道党工委及驻区单位党组织联系起来,将体制内外各级各类资源集中起来,推动区域化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居民区党建“三建融合”,探索一条具有金融城特色的党建引领区域发展、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
完善好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 何雅君 实习生 姚沁艺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逐一察看了这里的综合服务窗口、托老所、党建工作站等。
在二楼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向老人们问好。86岁的王永年将自己接受照料的情况和感受都如实告诉了总书记。在和总书记交流的过程中,王永年深深地感受到,总书记非常关心老人、关心老年人的生活。
陈燕是这家日间照料中心的负责人。当天,她向总书记介绍了这里的基本情况。总书记对老人的关心,让包括陈燕在内的工作人员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我们将继续努力,把日间照料中心越办越好。”
市民驿站里还有一个房间,是嘉兴路街道第一党建服务站,也是群众接待点。11月6日那天,来自4个居民区党组织、3个共建单位、2个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就聚在这里,一起交流推广社区垃圾分类的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向他们询问了有关情况。
青年志愿者陈鹏翔说:“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人有更多的期望。我们会把‘以参与公益为新时尚’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得更好。”
虹口区是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为了方便市民,该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布局市民驿站。截至今年8月,全区35个市民驿站全部建设完毕,构建起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网格管理圈和党建活力圈。
嘉兴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白爱军表示:“下一步,我们会遵照总书记的嘱咐,全力以赴做好社区工作,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服务站,关注每一个细节,让居民办事更方便,群众更有获得感,真正把总书记的要求落到实处。”
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
晨报记者 宋奇波
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成立一年多的浦东新区城运中心。
王沛是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城运中心)联席指挥室的成员。每天上班走到位于合欢路上的城运中心正门口,一抬头就能望见那句醒目的标语:“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这句话,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未来,我们将把条线内的管理资源力量更好地整合进‘城市大脑’之中,从更智能、更共享的角度去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王沛说。
习近平总书记听取报告的联席指挥室,是整个城运中心最核心的部门。一走进指挥室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屏幕,屏幕近前方是两排十几个工位,每个工位上都有两台电脑。坐在这十几个工位上的是来自浦东新区9个委办局的工作人员,包括区建交委、规土局、环保局、公安局等。
如果把城运中心比作整个浦东新区的“城市大脑”,那么这两排工位上的成员,就是让这个大脑得以运行的关键枢纽。
“城市大脑”想要运行起来,遍布于各个街区、居民楼、办公大楼,向“城市大脑”不断传回实时数据的“神经元”是必不可少的。
在城运中心智能化提升专项组负责人徐惠丽的眼中,神经元系统监测的是整个浦东新区的运行体征指标,它能够帮助城市治理者准确感知到城市运行的“脉搏”和“心跳”。
习近平总书记来的那天,徐惠丽向总书记汇报了城运中心的情况,她重点汇报了该中心对智能化管理手段运用的一些探索,讲了神经元系统的构建。
徐惠丽表示,下一步,城运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为人民群众创造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的生产、生活环境。
张江科学城
把科技创新摆到更加重要位置
晨报记者 胡 迎
11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江科学城考察。在展示厅内,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场的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亲切交谈。
张江科学城是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和国家级科技高地。位于浦东新区丹桂路上的张江国创中心,门口大屏幕上不断滚动播放着上海光源、C919大飞机等地标性科研机构和科技成果。
在生物医药展区,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耿美玉研究员向总书记报告了一个新药研发领域的好消息。耿美玉说:“未来,我们希望能够申请药物科学的国家实验室,多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为践行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蒋华良在张江科学城展厅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他表示,“我们一定遵循总书记的嘱咐,增强科技创新的紧迫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下一步,张江将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同时,逐步实现张江科学城从“园区”向“城区”的总体转型,使张江成为“以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创新人才为主,以科创为特色,集创业工作、生活学习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宜居城区和市级公共中心”。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荀澄敏/何雅君/姚沁艺/宋奇波/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