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昨天(11月5日)正式开幕,备战已久的进博会青年志愿者“小叶子”们终于迎来了实战。
上岗第一天,他们在上海的晨曦中为来沪嘉宾送上了第一抹微笑,也因收获到了一声“谢谢”而感到骄傲。
凌晨3:30:化个淡妆准备穿越整个上海
凌晨三点半的校园长什么样?很多志愿者就是在11月5日看见并记住了她的模样。
今年,上海总共有来自34所上海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此次进博会志愿服务。如果计算所在学校与国家会展中心的距离,最近的是位于青浦区的上海政法学院,最远的就是“临港大学城”的5所学校。虽然距离远,大家都说值得,“进博会,我们要穿越‘整个’上海与你相遇!”
凌晨三点半,从临港校园出发,穿越88公里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岗的大学生志愿者中,就有来自上海海事大学的“小叶子”。校团委书记梁亮调侃,就是两点半醒过来,换个地方到大巴上继续睡觉。在大巴车上,学校为志愿者准备了舒睡套装、U型枕、眼罩、耳塞等。“同学们都很认真,今天女生都化了精致的淡妆,用最好的状态迎接进博会。”
同一时间,上外松江校区197名“小叶子”在闹钟声中醒来,简单洗漱后便快速赶到集合现场。凌晨4点钟,全部志愿者集结完毕,分成8辆大巴车,在后方保障人员的欢送中,踏上了进博会首日上岗之路。长达数十天的筹备工作即将迎来最终的呈现,同学们心里既期待又紧张。
凌晨4:02:“爸,我们要并肩作战了!”
作为国家会展中心北厅综合服务区的一名引导问询志愿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大三学生倪中天十分兴奋,盼望了好久的进博会终于开幕了。“爸,我们要并肩作战了!”凌晨4点02分,他和爸爸通过电话后,踏上了上岗之路。
对倪中天来说,参与进博会志愿服务首先是因为爸爸。“因为爸爸是一名青浦警察,一定会服务进博会,我也要和他一样,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倪中天是学校团委的团学干部,第一时间就主动找到老师说想要承担这次学校进博会志愿者的任务,从报名参加、正式入选到前期大量的组织保障工作,倪中天常常加班加点,几周都没有从学校回过就在上海的家。
“我的爸爸就是青浦区的一名人民警察,我知道,他一定会参与到这次进博会的安保工作。当我把自己想要成为进博会志愿者的想法告诉爸爸时,爸爸特别高兴,非常支持——‘这不是你一直以来的心愿吗?抓住机会,好好干!’”
10月20日,“向前进·博青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上岗宣誓、服装、主题歌发布仪式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虹馆举行。因为各自奔忙在进博会筹备工作的第一线,连续1个多月,父子俩终于抽空得以见上一面。父亲还拉着身边的同事帮自己和儿子合了张影。
“今天进博会开幕了,我和爸爸没有见过面。爸爸的工作职责不能离岗,我也一样,也许在进博会举行期间都会和以前一样,全力奋战在各自的岗位见不了面,但唯有这样,才对得起我们各自身上的制服和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倪中天说,一早和爸爸通过一次电话,一声互勉,便是最好的激励。
早上6:00:收到了参会嘉宾的一声“感谢”
“尊敬的各位嘉宾,我们即将抵达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场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日一早,上海财经大学有193名志愿者负责场外上展注册嘉宾远端安检和上展到国展之间的上下午往返大巴陪同服务。
其中,上午场的嘉宾安检和登车6点就开始了,大概7点30分登车结束。在上海展览中心和国家会展中心之间的往返大巴陪同服务中,志愿者引导嘉宾上车落座,向中外嘉宾问好,然后进行两次预先准备的中英文语音播报。为此,上海财经大学志愿者精心设计了播报手卡,播报手卡的正面是带有上海和进博元素的明信片。
虽然短短的时间内,服务内容有限,但志愿者面带微笑的青春朝气,热情洋溢的引导姿态,上车问候,下车有礼貌地说再见,还是赢得了全车掌声。一车的志愿者杨忆萱同学说,只是做了很少的一点事情,但是所有嘉宾下车时却挨个儿都跟志愿者们真诚道谢。“真的很受感动,这也激励我们要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服务进博会。”
在国家会展中心数据管理岗,同学们还要两两一组登记嘉宾登车信息,并查看票根。每一组大概负责6辆车,有200多个嘉宾,在短短半小时之内需要仔细完成,强度不小。同学们坦言,第一次在短时间看到很多国家的嘉宾信息,都觉得非常新奇。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只有更加细心投入,不辱使命。
下午4:00:小小创可贴得到好评与赞许
5日下午4点许,在国家会展中心东厅综合服务区,上海健康医学院志愿者郭蓉正解答现场参加交易的人员问询并指路。此时,一名进博会工作人员因脚后跟磨破一路忍痛行走,看到郭蓉手中的急救包,慢慢移步走来寻求帮助。
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郭蓉连忙打开急救包,为她清洁伤口并贴上了创口贴。举止虽小,但仍然得到了连连感谢以及赞扬。
郭蓉表示:“作为展务组综合咨询专区志愿者,除了提供问路指引等服务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提供更多的延伸服务,我们医学生就有急救技能。进博会是交流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也在各种细节中体现能力和态度。”
上海健康医学院团委书记顾斐雯告诉记者,学校的每位进博会志愿者,都经过红十字会救护师资授课的专业急救培训并通过考核,部分志愿者还拥有AHA或红十字救护员证书。此前,学校在开展进博会志愿者急救大练兵活动中,为每位进博会志愿者配备一个急救药包,内含大号三角巾、止血绷带、碘伏棒等18种常用急救物品,用于应急处理骨折、脱臼、皮肤破损等外伤。没想到,上岗第一天,这一充分的准备就发挥了作用。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林颖颖 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