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dbar先生翘着二郎腿,坐在绿色织物做成的椅子上,在他那不足10平方的展台里,时不时地跟前来观展的游客打招呼。
为了表示对进博会的看中,Bordbar先生特意在早上选了一身黑色的西装和一件蓝色衬衣,再打上根正红色的领带,这样的形象与他的坐姿以及展台里到处铺满的伊朗风情的地毯显得格格不入,但是没关系,他完全可以挣脱西装的舒服,自由自在地用英文告诉来访者:“嘿,我左边椅子上铺了张取名‘一带一路’的地毯,价值可不菲,猜猜看多少?”
“1000万人民币,”看到参观者吃惊的神情,这位来自伊朗的地毯商补充道,“大约150万美金。”
当然,接下来Bordbar会喋喋不休的继续解释,这张地毯如何花费了7个人的7年时间,它有着怎样的精细之处,以及他要来中国传播伊朗的中国文化……
7位匠人7年时间打造的“一带一路”地毯
Bordbar先生在伊朗经营着一家一百人左右的地毯公司,但他的员工却说:“与其说是公司,不如说是一家手工作坊。”
他的员工十分乐意讲老板对于地毯的热爱,“他的父亲是位地毯设计师,Bordbar从小就在父亲的熏陶下,最后手艺传给了他。”
而Bordbar先生更愿意回顾伊朗的地毯历史。“通过丝绸之路,波斯是第一个获得中国丝绸的国家,从明朝开始就有了,我们把它织成地毯,这就是丝绸作为地毯的开始。如果您被邀请到一个伊朗家里做客,踏入主人家第一眼看到的恐怕是铺满地的地毯,不管是生活拮据还是富有的家庭。您会被邀请到地毯上盘腿而坐,这家稍微上了年纪的女人们会告诉您哪一张毯子是她们亲手编织的……伊朗人出生在地毯上,婴儿在地毯上滚爬,家人在地毯上吃睡,客人来了在地毯上就坐喝茶聊天,女儿出嫁时一张好地地毯算得上一个好嫁妆。”
在“一带一路”地毯诞生前,为了拓展市场, Bordbar先生在中国待了十年。出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对中国的亲近感,2011年,Bordbar先生准备设计一张展示中国和伊朗友谊的地毯,这张地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得以命名。
说着说着,离开椅子站起来的Bordbar先生先在微信里给我发了一段小视频,画面以地毯为背景,让太阳、沙漠、龙、树等物体以动态的方式逐渐展现,画外音:一直以来,太阳从东方升起,在铺满丝绸的道路上……
这个小视频可以视作一带一路地毯的广告,在引导我看完后,Bordbar先生突然单膝跪在地毯上,佝下身体,手抚摸着地毯中织出的每个事物:“地毯背景色是土黄色,这是沙漠的颜色,寓意一带一路,我们把象征两国的生命之树织在上面,这个两国很多作品中都会出现。你看,这个鸟是和平与爱的象征,四条龙代表金木水火……”
Bordbar把很多有着中国或者伊朗特征的东西都织在了地毯上,他们都有着美好的寓意,比如鱼、石榴又或者葡萄树。
Bordbar手指到了地毯上两头相对的羊,他说这两头羊就像中国和伊朗,相对意味着交流。
Bordbar先生的这幅一带一路地毯,将中国元素丝绸织入,长宽均是4.5米,一共花费了7位匠人7年的时间。他的中国员工笑称:“如果一个人完成这张地毯,那就是这个人一生的事业了,49年嘛,”说完Bordbar先生也跟着笑起来了,他懂点中文。
Bordbar的生意与遗憾
Bordbar先生说要培养中国的地毯文化,这不是一个笑话,对于一个生在有地毯历史的国家里的设计师而言。
他把地毯带到了泰国和瑞士,两年前,泰国国王邀请他设计制作一幅肖像地毯;而在瑞士,他的员工不无自豪地打了个比方:“欧洲人听到Bordbar的地毯牌子,就像我们听到香奈儿。”
或许,这些认同给了Bordbar先生要把地毯文化培入中国的信心。在今年6月,当他得到进博会的消息时,Bordbar先生亲自挑选了一带一路地毯和一些他认为中国人会喜欢的风格的地毯,总共2吨,运上了进博会里那个只有十平方的展台,他靠这些地毯把展台布置的极具异域风情,尤其在一众展示先进技术的蓝白底色展台里格外显眼。
当然,除了进博会,他参加了各式各样由政府组织的大型展览,包括五月西宁藏毯节、上海六月份举办的一带一路展、南亚博览会、鄂尔多斯羊毛大会……并且,Bordbar决定本月月底再去一趟重庆,参加重庆和上海政府合作的展览。
Bordbar先生懊恼自己认识的人不够多。他原本想将一带一路地毯放在国家馆展出,等到找到可以帮忙的人时,国家馆的展品已经全部摆放好。
不过有什么关系,现在这张地毯就摆在他的面前,他可以随时跪在上面给参观者描述自己理念,这才是他的初衷。
想了想,Bordbar先生笑了。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