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东西了、玩视频、看记录片,原来可以这样搞定!|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在公共场所丢东西了,怎么办?

老人或小孩走失了,怎么办?

手机玩视频,怎么让自己变美?

看记录片,如何让自己收获更多?

这些生活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变得越来越容易。

找到丢失的包、在视频中瘦身,原来这么容易

在徐汇西岸,一个女士如果丢失了一个包,怎么找到?

实际上,这个丢包的女士,只需要在西岸检索系统中上传自己的照片,系统就能在所有西岸的公开区域进行一段视频的分析和检索,把相关的属性全都找到。之后,上传丢失的包的照片,从中再一次遴选出来相关的视频。

原来,这位女士坐路边一张长椅上休息后,离开时忘记拿包了。在视频中,我们看到,这个包被一个男生拿走,并留下一个背景。但是,系统通过对背影加姿态,以及人脸的检索,最后,这个包物归原主。

这是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徐立今天(9月18日)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享的一个案例,背后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  

在上海徐汇西岸,商汤科技完成智慧公共空间管理平台的搭建并投入使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城市公共空间管理中存在的区域面积大、空间开放、人群密集,突发事件多,以及处理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后台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变得简单了。

不仅仅是这些,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可以时时让视频中的人瘦腰瘦腿。

演讲现场,一个姑娘在舞台上跳舞,两边投射的手机屏幕上视频中,这个姑娘的腰在不断变细,腿也变细了,由此引起现场一场小小的轰动。

看记录片,原来可以这么玩

小时候有一个很著名的纪录片叫《动物世界》,赵忠祥老师低沉的声音给大家介绍各式各样的动物。这个纪录片最新引人的地方,一个是动物,一个是动物与环境发生的场景,还有就是赵忠祥老师的声音。

徐立说,其实,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赵忠祥老师的声音变成纪录片的演说词,并从演说词中推断出它与物体的关系,比如草原上面的美洲豹,它在做什么样的动作,通过从声音和画面的交互迭代当中学到更多内容。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下,看记录片的方式恐怕也要变化了。

比如有一些视频内容,针对每一个物体,识别出来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并能自动给出这些动物的检测。大到大象,小到苍蝇,还有猴子。整个过程,没有人工干预。未来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可以将这种应用推广复制到各行各业你感兴趣的各种类型物体。

人工智能,带来深刻行业变革

几年前,iPhone第一次使用了人脸识别解锁技术;现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渐渐地来了。

纵观过去250年的历史,从1971年开始的纺织革命,到1982年蒸汽机带来的革命,直到1910年石油大规模生产,最近一次信息革命的时间是1970年。

从70年代进入信息革命到今天,我们又经历了一个50年的周期。

站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经济增长失去了原来的速度,是不是会有一个替代性、颠覆式的变化发生呢?这有很大的可能性和概率。

经济的发展是有周期性的,通常五、六十年就可以实现产能释放。而每一次革命都是从技术开始的,从技术带来的跃迁才是突破传统生产力的基础。

数据显示,视觉输入设备方面,传统的CMOS(中文学名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它本是计算机系统内一种重要的芯片,CMOS经过加工也可以作为数码摄影中的图像传感器)生产量,最近两三年突然突飞猛进,这得益于手机产量的上升以及各类IOT设备的增长。应用方面,比如短视频在过去五年,增长一直处于很稳定的阶段,直到最近一两年突然之间应用大规模地爆发,增长也同样是爆发性和非连续性的。

这些都是因为人工智能,其作为引擎,正为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苗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