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着摇曳的树枝,想念万物的伟大!吴笠帆摄影展,恍惚微醺间的宋元诗意

“我看着摇曳的树枝,想念万物的伟大。”

                                                    ——泰戈尔

吴笠帆摄影个展日前在上海德荷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呈现了艺术家吴笠帆的观念摄影《草芥芳园》系列。作品将都市人容易忽略的那些杂物闲草于光影里或斜阳下的身影,以艺术的角度来摄取,犹如宋元文人画一般的静谧与幽远。

记录下不同时间地点下的草芥

吴笠帆的这一组摄影创作,始于2013年8月的一天。

从那天起,他开始记录下不同时间地点下的草芥,那时就希望它们有一日终可满园芬芳。

吴笠帆说,创作过程的时间与空间,仅仅是拟人的开始。层叠的影比实物多了元曲宋词的境。

■吴笠帆

“观影读影不过是自己感怀时间与光影给予人世隐现的那种错综复杂的距离,以及距离而真实产生的所有不好和美好。”

在他看来,摇曳,是自然和生命存在的印证,也是一些可以记录的剧情。

“每束光影下草芥摆动而出,轮廓变化的起伏是可以解读的世态,而忽远忽近的芬芳,每一出都是可以深思的好戏。”

如此恍惚微醺间的宋元诗意

吴笠帆二十年如一日地沉迷于水墨精神的意象。

《草芥芳园》是他多年坚持创作的一个摄影系列。如此恍惚微醺间的宋元诗意,也有惊下斜阳似绮的蕴意在其中。

展览策展人汪东东认为,这是极其有意义的观念摄影展,更多体现当下人们有关情感与距离感之间的联系,而作品本有的宋元意境也让观者更多对如何关爱当下社会产生了思考空间。

在他看来,吴笠帆将草芥的身影比喻人世间的各种善恶美丑而形成的一种现象,方寸之间可以感怀层叠错落而致的每个光影的瞬间。

“城中少有大山大水,难得宁静致远。吴笠帆将环境中的人、事、物以极深的感触与回味,成为了摄影与影像作品,也把对古意的盼想留下了水迹与墨痕。他每次呈现作品仅仅是为了叙述当下自己的状态。”

展览学术主持徐明松表示,吴笠帆的“草芥”系列影像延续了一以贯之的语言图式,将草木或山石以精细入微又虚实互见的肌理表达呈现自然世界的精深与博大。

“他将不同时辰不同空间地域的草芥之物通过镜头‘客观、冷静’的再现出来,与他的水墨绘画中的主观意识形成有意思的对位。并且,他把草芥之物的文化意象作了某种反转和解构。在传统文化的意象表达里,草芥多为可弃之物,但他的‘草芥’影像跳脱了形式美感的层面,揭示出草木风华的蓬勃生命力。”

在这般客观的画面里,让人读出的是吴笠帆对自然万物的深情。

《草芥芳园》吴笠帆摄影个展

展览时间:9月15日至9月25日

展览地点:上海德荷当代艺术中心 (莫干山路93号)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徐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