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终落地 银行理财迎变局

  晨报记者 刘志飞(理财主笔)

  3月2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牵涉到百万亿级别的理财市场,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以后“预期收益率”、“保证收益”、“理财期限”这一类信息,恐怕要在你的理财字典里消失了。

  保本和预期收益都将消失

  按照收益类型,银行理财可以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保本型又可以分为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记者了解到,根据资管新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属于资产管理产品,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不在其列,按照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而保本理财其实就是商业银行表内理财业务,表内理财业务是表内资产管理业务,这样按照资管新规的规定未来保本理财可能要消失,银行不能做保本理财了。
  多年来,银行理财客户习惯了刚性兑付,习惯去拿预期收益率。不过,这次资管新规否定了预期收益型产品,而要求均做成净值型产品,净值计量符合公允价值标准,不能保本保收益、不能通过轮流接盘保收益、不能用自有资金保收益。那么,银行未来新发的银行理财可能会出现一个情况,跟公募基金一样出现收益率的较大波动,也就是净值类理财产品。
  有研究机构分析指出,未来九成以上银行理财将被迫转为净值型。记者了解到,不少银行已经有类似净值型理财产品销售,比如招商银行2017年末净值型产品占理财产品余额的比重已经达到75.81%,同比提升2.93个百分点。

  结构性存款优势渐显

  净值型理财天生不会给普通投资者以安全感,而习惯于保本理财的投资者,也并非没有其它的选择,比如银行产品中被认为可以填补保本保收益空缺的是结构性存款。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末,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接近8万亿元(79763.88亿元),同比增长38%。尤其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上升较为迅速,以中资大型银行为例(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国开行、交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今年1月个人结构性存款规模达1.5万亿,与2017年1月0.97万亿相比,增长约55%。
  结构性存款,其实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但不限于远期、掉期、期权或期货等),将投资收益与利率、汇率、商品价格、信用、指数及其他金融类或非金融类标的波动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
  对于投资者来说,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存款所产生的固定收益,另一部分则与标的资产的价格波动挂钩,因此投资者在获得基础收益之后,还有博取更高收益率的可能。
  在各大银行的手机APP上,陆续也开始“上架”一些结构性存款产品,有的与黄金期货挂钩,有的则与沪深300指数、利率、汇率等各类标的表现挂钩,根据起购金额和期限不同,这些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基本在3%~4.7%之间。不过也有不少产品收益浮动区间较大,比如一款182天的挂钩黄金的结构性产品,其预期年化收益率区间为1.5%~6.5%。
  大部分银行的结构性存款作为存款上报,但也有一些银行将结构性存款归为理财。华创证券分析师猜测,“资管新规正式下发后,在目前严监管背景下,结构性存款的业务管理规则也将很快落地,交易方面或将延续此前《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而销售端则接近于现有理财业务,而非存款业务。”
  融360理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结构性存款属于表内业务,且产品设计上更加灵活,可以很好地替代保本型理财。

  银行设立资管公司应对

  备受市场关注的资管新规对各家商业银行必定产生一定的影响。Wind统计数据显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已较2016年有所减少,其中光大银行同比下降达18.38%,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下降8.47%和7.98%。谈及资管新规落地对于上市银行业绩的影响,多家银行行长表示,资管新规总体而言对自身业务冲击不大。成立子公司,转向净值类产品将成为银行应对的主要方式。
  实际上,2015年起,光大、浦发、中信等多家银行就陆续发布相关方案,但至今未能获批。不过,招行日前发布公告称,将出资5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资管子公司“招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业界预计招行有望第一家拿下资管公司牌照。
  招商银行副行长、董秘王良近日在招行业绩发布会上称,成立资管子公司有利于理财业务专业化、标准化、长期化、净值化、规范化运营。王良详细透露该行资管转型五大方向,这基本也是我国银行业目前正在做或者将来需要做的事情。
  1、经营上成立资管子公司,实现资管业务和母行风险隔离;
  2、实现资产标准化。之前银行业资管业务中非标类资产占比非常高,接下来资产重点是标准化资产证券,比如债券、股票、资产证券化资产;
  3、实现理财资金长期化。此前大量理财资金通过资产池运作实现错配,给银行资管业务带来巨大流动性风险。未来招行将吸收更多稳定、长期资金来源,应对资管业务新形势;
  4、推动理财产品向净值化方向转变,实现风险、收益均由客户承担,打破刚性兑付;
  5、推动管理规范化,以解决银行资管存在的刚性兑付、资产池运作、多层嵌套、非标资产占比过高等问题,通过规范化管理实现与国际上先进资管公司对标,同国内成熟资管公司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