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园林的人,一定会对上海的五大园林如数家珍:豫园、古漪园、秋霞圃、青浦曲水园、松江醉白池……然而,有这么一个地方,桥,是从各地移来的古桥;石,是斥巨资挪来的巨石。别的园林有的它都有,而别的园林没有的它也有,这就是周到君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位于闵行区江川路的韩湘水博园。
先来看一下图片:
是不是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然而,曾经的这里并不是这样。
园区西南角矗立着的一块“饮水思源”石碑告诉了我们答案:
“这里是黄浦江上游取水口。是上海人民的饮用水之源,这里原是魚塘、猪圈、鸭棚成片。粪便横流,垃圾成堆的地方。水源遭受到严重的污染。二零零三年十月,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三千村民在此投入巨资建设生态园。为此原住村民迁离故土,为保护上海生命之源作出了牺牲和贡献。
特立此碑
二零零三年七月”
当时年事已高的著名的书法大师程十发老先生得知此事后,被村民自筹资金肩负如此重大使命所感动,坐着轮椅来到水博园建设工地要题字相赠。由于年迈身体不便,当时只写下了“饮水思”三个字,他缓缓的说,要带回家完成后再送过来。果然,半个月之后,程老先生托弟子把亲笔书写的“饮水思源”条幅送了过来。如今,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成为程老先生的绝笔了。
如今,韩湘水博园已从一个养殖场变身成为一个难得一见的集齐水、桥、亭、台、阁、树、花的古典园林,整个生态园从全国各地移植来各种名贵古木,从福建、安徽、云南甚至张家界运来因遭遇拆迁滿目沧桑的古桥加以修葺,以此为基础重新设计最终集合而成一个四百亩的园区。
韩湘水博园内共有56座桥,表示了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有30座桥是地地道道清明时期的古桥,分布在园内的各个角落。浩瀚的黄浦江与古典建筑相映成趣,充分展示着黄浦江的历史文化和中国古典园林隐逸幽静之美。
接下来,就跟着周到君一同去探访一下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美丽园林吧!
交通:首先搭乘地铁5号线从起点莘庄坐到终点闵行开发区下车,再换乘马桥一路公交车直到终点站江川西路生态园。
因为不在高峰期内,一路“包车”的感觉简直不要太好,寂静的车厢,鸟语花香相伴,慵懒而惬意。
公交慢悠悠地穿过一片油菜花,就来到了韩湘水博园。
进入大门就是一座桥,过桥后正对门口的千年古樟就这样映入眼帘。
这个被称作“上海第一香樟”的千年古树主杆高十八米,需四人合抱。是水博园的镇园之宝。
环园皆桥也
放眼四周,目之所及,最多的就是桥。桥,是该园的精华之处。
整个生态园碧绿的湖水与蜿蜒的古桥融为一体,又有苍翠的草木予以点缀,一派古朴、自然风光令人心醉。
韩湘水博园还被称为“古桥博物馆”。五孔的韩湘桥、三孔的醒狮桥、单孔的香泾桥,还有跨梁式平桥、曲桥、廊桥、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桥边竖着的铭牌清楚的记载着其渊源的历史故事。
其中,也不乏有仿造的上海地区的老桥,比如洋泾浜桥,日晖港桥、陆家浜桥等等。以及原马桥地区的益民桥。
韩湘桥
韩湘桥紧邻黄浦江上游取水口,是上海仅次于朱家角“放生桥”的五孔古石桥。被称为“上海第二古桥”。站在韩湘桥上,浦江风光尽收眼底。相传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此有一大片宅院,这里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为这里的风光又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醒狮桥
这是入园的第一座桥,桥栏上有很多石狮子,是单孔圆拱桥。始建于明末,毁于抗日战争期间,重建并更名于抗日胜利后。“狮”二字的含义是:只要有人来犯,人民必将像狮子一般扑向对手,保家国平安。
平安桥
桥上雕刻有龙凤呈祥的图案,桥下荷叶青青,和谐成趣。
香泾桥
“香泾桥”是清朝时期的单孔圆拱桥。因取悦过乾隆皇帝而得到乾隆赐名。
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要经过这个地方,但这个地方原来只有一座很窄的平板桥。为迎接乾隆皇帝的南巡,当地的乡绅们就决定修一座拱石桥。当地又盛产茉莉花。为了让乾隆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光临的这一天,桥上桥下都撒满了茉莉花瓣,香气回溢。于是,乾隆大悦,赐桥名为“香泾桥”。
古韵廊桥
廊桥是“桥”与“屋”紧密结合的建筑,是中国南方山区特有的一种建桥样式。桥上的廊屋既可以保护桥体的木结构不受侵蚀,又可为路人提供避风遮雨、避暑纳凉、歇脚停担之所。
这座桥是廊桥与江南古建筑的融合的产物,它既有廊桥的韵味和功能,又有江南水乡的古典神采,让人仿若置身江南园林又似乎亲临异地他乡。
含碧桥
“含碧桥”为清代拱桥。
据传,那个地方河水常常断流,后来当地一个石匠翻山越岭,在一座大山后找到了新的水源,带领全村劳力开山凿垦把水引到断流的河里,经过十几个春夏秋冬的努力,山那边的水哗哗地流进了那条河,在两岸树木的映衬下,流水象翡翠一样清绿,所以人们把那座桥叫做“含碧桥”。
万金桥
“万金桥”又名“状元桥”,是明朝时期的单孔圆拱桥。
相传这个村子里有一个穷秀才为赶考无盘缠而发愁。左邻右舍得知后纷纷慷慨解囊,让穷秀才得以成行。几年之后,穷秀才中了举人,又中了状元。回到乡里,他拿出许多银子来酬谢乡亲们,但都被拒绝了。乡亲们说“你要报答乡亲们,就建一座桥吧,让乡亲们出行方便就抵得上万两黄金呐!于是就有了这座“万金桥”。
吟春桥
“吟春桥”是明代的折边拱桥。
相传一个秀才看上了一个富家小姐,他知道小姐每天要上靠院墙的楼阁观景弹琴,于是他每天在与楼阁相距不足十米的桥边吟诗作画,引起小姐的注意,日复一日,秀才作诗,小姐弹琴以声传情,终有一日之深夜,两人相约后花园,倾吐爱慕之情,遂结良缘。日后,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吟春桥”。
外婆桥
“外婆桥”是清代单孔拱石桥,外观以青砖装饰。
相传此桥是一个富商所建。富商的父亲早年去世。富商幼年时被寄养在外婆家里。外婆家依山傍水,青山石桥,环境十分优美。长大后他离开外婆家外出谋事。后来外婆去世了。他忙于经商就再也没有回到过童年居住的地方。但他很怀念那里的情景,特别是那座小石桥。外婆常带他坐在那里唱着歌谣、讲着故事,后来他照着外婆家的样子建了一个院子,里面有一座他最爱的“外婆桥”。
益民桥
“益民桥”是民国时期建于马桥本地的跨梁式平桥,长约十五米。
据传,当地一富家子弟赴国外留学回来,其父母见儿子学成回乡,光宗耀祖,决定大办酒席、宴请乡邻。儿子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与其办酒席还不如建一座桥,方便乡亲们出行,酒肉吃下肚就没了,而桥可以一直保存下来让乡亲们从中受益,于是就建了这座桥,并取名为“益民桥”。桥右侧有一大木船,中间立有一块巨石镌刻着“一帆风顺”。
缘通桥
“缘通桥”是明代园拱石桥。
相传,当地有一财主,富甲一方,但人缘却不太好,自己做寿、儿子结婚、孙子满月,街坊邻里都不愿意去捧场,原因是他对乡里的公益活动不热心,更不愿意出钱。后来,他到庙里烧香拜佛,一高僧给了他几个字,“缘不通、财不发、族不旺、命不富” ,回到家里他想了几夜,终于决定修一座桥,取名为 “缘通桥”。桥建成后,他和乡亲们的关系大大改善,家族也更兴旺发达了。
明月桥
“明月桥”属清代园拱石桥。
相传,那个地方一年到头看不见月亮,原来一条黑龙整天在河里兴风作浪,一到夜里便乌云密布。后来有一个青年练就一身好武艺和水上功夫,能潜入水中,也能在水上行走,他决心除掉这条恶龙,让乡亲们看见明月。一天,他带着两把利剑潜入水底,把正在兴风作浪的黑龙砍成八段,让它永世不得复活。乡亲们为了纪念这位青年勇士,庆祝重见明月,便把原来的桥改名为 “明月桥”。
双福桥
“双福桥”为明代时期的跨梁式平桥,移自浙江山区。
相传当地一寡妇守节育儿,后来儿孙发达,出资为母造屋,母以银子为乡里造了这座石桥,乡亲感念,赞颂寡妇儿孙双孝,称石桥为双福桥。
泰顺桥
“泰顺桥”为清代拱桥。
相传,那个地方那几年不是闹水灾就是闹干旱,风不调雨不顺,老百姓是叫苦连天。一天,一道士路过此地,见状便驻足查看,发现当地的一条河有暗流涌动十分凶隆,于是对村里的人说要在最凶隆的地方建一座石桥,镇住这股暗流,村民们听了他的话便建了这座桥。
从此以后,这个地方便太平了许多,安居乐业的百姓便把这座桥叫做 “泰顺桥”。
凤凰桥
明清时期的古石桥,原建于江苏。因开发区建设被拆。后移建至水博园内异地保护。
相传在建“凤凰桥”时,桥面上的石板怎么也合不密。正当石匠们一筹莫展时,一天傍晚,一只美丽的凤凰从远处飞落到桥面上。它转着圈,扇动着翅膀,然后就飞翔而去了。第二天,石匠们发现桥面上的缝隙不见了。整个桥面合缘密缝非常漂亮。于是“凤凰桥”便由此传开了。
龙华港桥
这座桥最大的特点是整体倾斜,走在上面需微微侧着身子。
日晖港桥
龙华港桥边紧接着日晖港桥,桥桥相接是水博园的一个特色。
双桥
双桥,左右开弓,气宇轩昂。
此外,还有很多有着美丽名字和传说的桥,等着你去探寻和欣赏。
亭台楼榭
除了桥,园内还有很多别致的风景。园內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宛如天成。小桥流水之间的亭台四檐尖角自然上翘,线条活泼而流畅,以回转黑瓦登场,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太公亭
姜太公以“钓鱼”吸引姬昌注意,最终被发掘辅佐文王消灭了暴君纣王,建立了周朝。这其中的智慧和正义为后人所敬佩。
三江红亭
因亭内十二吨重的三江红巨石而得名。“三江红”产于广西僮族自治区境内的红水河一带,红水河的水因含铁矿质而呈红色,滚落在河水中的岩石经过上万年的冲刷、浸泡而变成红色且表面十分光滑。
浦江魂
“浦江魂”巨石重约八十吨,是广西产的“水冲石”。巨石表面有清晰的水冲痕迹,此石经过约半个月的长途跋涉,才在2003年春在“韩湘水博园”安家落户。
以春申君开挖大黄浦一事为开端,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和上海百姓都为黄浦江的最终形成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立此碑,志在传承先人不断开创、不懈努力的精神。
贵州苑
贵州苑由贵州苗家吊脚楼、盆景园和亲水平台组成,具有苗族特有的建筑风格,此座吊脚楼据说是从贵州山区一大户人家移至此,全木结构,有近百年历史。
贵州苑的盆景有紫薇、火棘、银杏等三十多个名贵品种,树龄最长的有八百多年,依然生长茂密、生机勃勃。亲水平台可作休闲、品茶,也可用作观赏荷花和聚会、演出,环境优美。
继续行走,看到有一亭台与廊桥相接立于水中,多了几分灵动,几分水趣。
雕花木格门窗,民国风格的海报,处处彰显着江南建筑的韵味。
丝丝青叶桥边低眉耳语。满目的绿色带来了春的暖意。
樱花园
乱花渐入迷人眼,走着走着就进入了一片樱花园。
初春时节,园子里樱花盛开正旺。一片片粉色的樱花树开满花园,恍若仙境。
番外篇
吃,是永恒的主题。马桥镇当地有名的豆腐干,用卤汁浸泡过后,鲜味得以充分延展,松软而又不失弹性。
淀山湖桥下的茅草亭卧牛和神龟。
印有“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分隔栏。
美好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小桥流水和杨柳拂面的惬意感还在心中回荡。相比上海许多人流如织热门景点,这里可以说是一处清清静静观赏园林的好去处。周末不如就带上家人,去这里游玩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