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炒股时,是否也有过这些行为偏差

  兴全基金 蒋寒尽

  大部分人都无法成为《生活大爆炸》中那个理智到极致的Shel-don,即使是 Sheldon,在遇见Amy时也会偶尔失去理性。
  当非理性思维占据大脑的时候,股民们往往就会产生偏差行为,并且自己通常意识不到。那常见的行为偏差有哪些呢?1.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我总是对的
  一个有趣的实验:受访者需要判断自己的驾驶水平是高于还是低于群体平均水平,结果超出2/3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超过了平均水平,而事实上这个数据只能是1/2。
  反映到股市中,是投资者对内部信息和选股能力的过分自信,并倾向于自动过滤负面信息,而对支持其信念的正面信息过度强化。投资者常常沉浸在自己能够战胜市场的“虚假繁荣”中,在这类心理的驱使下常表现出:低估市场风险、频繁交易、股价下跌中“死扛”。2.归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成功是我的功劳,失败是他人的过错
  人心都是肉做的,情感上自然会偏向自己,总是习惯于将成功归因自身、失败归因外在因素,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在股市中反复的归因偏差,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自信心过度膨胀了。回想一下,你是否也有过这种经历?3.逃避亏损(Disposition Effect):长期持有亏损票,希望某天会解套
  有人会说:不在乎短期亏损,期待长期价值回归,这不是价值投资者的风格吗?问题在于,真正的价值投资者是越跌越买,而且坚定相信公司基本面。所以被套牢的股民大部分是“伪价值投资者”,他们只是不愿意接受真实的亏损,拿着不卖就只是账面亏损,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而且没准某天会涨回来呢。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看着自己卖掉的股票不断创下历史新高,悔恨的捶胸顿足;在被爱股深深套牢后不断说服自己它一定会涨回来,直到心灰意冷割肉出局,可又发现自己恰到好处的卖在了最低点。4.惯性思维(Conservatism bias):对新信息不敏感
  有些股民一旦形成某个观点后就很难改变,对新信息反应不足。所以公司在发布利好消息后,股价很少一步涨到位,大家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来消化新信息,这一过程中股价会形成短期动量趋势,而当股民习惯上涨趋势后,他们就很难意识到股价可能已经被高估,因此又助推了资产泡沫。
  要克服骨子里的贪婪、恐惧、过度自信等人性弱点,可能真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你没有信心做到,那把钱交给专业机构去打理可能是不错的选择,他们经历了长期的市场打磨,一定程度上比小散户更有能力做到理性思考;当然,你也可以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看看会有什么样神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