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高兴死了”宣言视频来了!人生低谷期,你会“心理急救”吗?

工作、生活、学业、家庭、疾病……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各种压力之中,如何“高兴”起来,成了大家共同的难题。

一位抑郁症患者将自己的故事写成《高兴死了!!!》,用快乐席卷了美国年度榜单,鼓舞了千千万万处于人生低谷的人。

“我正在人生低谷,我现在高兴死了!”中国版的“高兴死了”宣言是否说中了你的忧伤呢?

看了视频后,有网友晒出了自己对抗抑郁的决心↓↓

也有网友表示,要想打败抑郁症,并不是反过来想这么简单↓↓

抑郁症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但大家对它的认识并不多。

其实,心理抑郁问题大多由日常一些琐事积累而成,一次一次情绪慢慢堆积,得不到很好地释放,最后积郁成疾。

更糟糕的是心理问题经常被忽视,或者被当成生理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使得病情不断加深,严重的可能会造成自杀身亡。据了解,目前我国约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

关于抑郁症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聊聊天就可以治好抑郁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科彭代辉主任介绍说:”在接诊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询问,是不是通过聊聊天就可以治好抑郁症。事实是,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确诊的患者需要接受系统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误区二:吃抗抑郁药会上瘾,使人变傻

还有一些患者对药物治疗有所怀疑,有人认为长期服用抗抑郁药会使人变傻,还会对药物上瘾,离不开药物。

彭代辉主任介绍说:抗抑郁药并不会有这些副作用。部分患者停药后会再次出现抑郁症状,这其实不是人对药物产生了依赖性,而是因为患者的抑郁症并没有完全治愈。

误区三:抑郁症是“神经病”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但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神经病”。

它和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一样,通过系统治疗,是完全可以恢复的。

彭代辉主任介绍说,抑郁症并不是“整个人疯掉了”,这种给别人乱贴标签或者给自己下错误定义的行为,都会使得抑郁症患者错过积极有效的治疗。

测一测你抑郁了吗?

很多人一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喜欢说 “我抑郁了”!但一些真正抑郁的人,却很害怕将这四个字说出口。心理抑郁问题大多由日常一些琐事积累而成,一次一次情绪慢慢堆积,得不到很好地释放,最后积郁成疾。

要想自己不走到严重的那一步,就需要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来测一测吧↓↓

自测说明:

从无/偶尔:没有或很少时间(过去一周内,出现这类情况的日子不超过一天);

有时/少有:小部分时间(过去一周内,有1-过这类情况);

经常:相当多时间(过去一周内,3-4天有过这类情况)

持续: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过去一周内,有5-7天有过这类情况)。

时间建议:5-10分钟。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各类抑郁自评表仅供自评,是否抑郁、达到什么程度还是要去精神科或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如有必要应及时咨询医生,然后再由专业医生进行治疗安排。

如何进行“心理急救”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人生低谷带来的“不高兴”,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方芳给出了四个建议↓↓

学会倾诉

工作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这时不能自己一个人憋在心里,而要学会和亲朋好友倾诉。把烦恼和忧虑说出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锻炼身体,规律生活

平常可以定期进行跑步、游泳等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包括亲人、朋友、恋人等。培养积极的兴趣爱好,平衡工作和生活。

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发现有负面情绪明显困扰自己,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时,可以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进行积极治疗。

大声痛哭

痛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好方法。

医学研究发现,人在伤心时流出的泪水可以排毒,并能减轻压抑情绪。当然,如果遇事就哭,时时悲悲戚戚,反而会加重不良情绪。另外,适当换换衣服的颜色和风格、给自己放个假、有意识地暗示自己常微笑等,都是调节沮丧情绪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