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调查-聚散老北站

  星期日周刊记者 顾筝

  在上海,有件事比较奇怪。
  上海人不喜欢称“上海火车站”,而是习惯以“新客站”来指代。
  其实,它一点都不新了。自1987年启用至今,已存在了31个年头。
  它的“新”是和原位于天目东路、宝山路口的火车站相对应的,那座始建于1909年的火车站,于1950年到1987年曾被称为“上海站”,俗称“老北站”。
  “这就像一个女孩子嫁到一家人家,人们叫她新娘子,就那么一直叫了下去。”海派作家马尚龙说:“其实,在上海人的心里,新客站可能永远超越不了老北站。老北站更像是一座上海人的车站,上海人家的悲欢离合都在上面上演。而迁移到新客站,它就变成了全国人的车站。”
  老北站从硬件上来说有明显的硬伤,它能力小,设备差,站场受周边建筑群的限制,无法拓展,候车室不足4000平方米。但几乎每个上海家庭都曾在它窄小的站台上送别过自己的亲人,那些离别的瞬间,混杂在蒸汽火车启动时飘散的煤烟味中,永远地留在了记忆深处。
  □A6-A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