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走过马路哩个弄堂,来五原路“流浪哩个流浪”~

又到了风和日丽的周末

相信大家绝不会辜负好春光

小编也一样

在上海,很少有一条马路会像五原路这样,需要深入到每一条巷弄里,美好不存在于表面,而在曲径通幽处。

五原路是上海少有的不通公交的马路,全长只有820米,从头走到底大概十分钟不到。但要真逛起来,一整天都不够。

此前只知道“”三毛之父”张乐平故居隐匿在此,来了之后才发现,五原路的宝藏实在是太多了,得一家家去深挖。

说起老上海美食,功德林也算是一家老字号了!而五原路上就有两家,82号是素食专卖店,没有堂食,一般都是买回家食用。303号是餐厅,素菜都是现做先吃,价格公道,非常实惠。

听不少上海朋友说,从小就是在功德林吃素面长大的,这是他们始终难舍的味道。秘制的打卤面直接干拌了就很好吃,喜欢吃汤面的也可以加汤和素菜小碟,一面两吃棒到飞起来!

五原路314号,也可以说是“孩子们的乐园”,这里过去是“中国福利会幼儿园”,现在是中国福利会和宋庆龄基金会的办公所在地。

哥特复兴风格的房屋,双坡屋顶,入口有宽大的门廊,粗壮的柱子配合弧拱,令门廊简洁有力,门前的石狮憨态可掬。立面的门、窗洞多采用弧拱和平券,四周有白色线脚,墙面浅灰色涂料平整,门、窗口有白边,三层窗有坡势,二层窗下有多种几何图案,室内外细部装饰具有装饰艺术派特征。

“三毛里格三毛 流浪里格流浪 赤脚走过马路里格弄堂”,穿过覆着爬山虎的弄堂,左边墙上篆刻着的三毛漫画,右边的老洋房就是三毛之父“张乐平”的故居了。

故居的一楼是作品展览,一边看着三毛流浪记,一边童年的记忆都慢慢浮现出来。二楼是生活起居室,他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传世作品,包括漫画、国画、年画、速写和彩墨画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据悉,张乐平辞世之后,家人把他原来的生活状态,包括一些资料和作品都基本维持原貌地保留了下来。

【需要提醒的是,张乐平故居的参观人数上限是25人,超额时需要排队等候。】

在张乐平故居对面,还有个不得不去的地儿——音乐盒博物馆。干净的白色的墙面和星星点点的灯串非常引人注目,精致的音乐盒令人驻足。

音乐盒应该是每个女孩都有的梦想吧!一进门,就少女心扑面而来,店铺里面有各种好看的音乐盒,琳琅满目而且样式都很别致,光看看就很心动。

轻轻撩起发条,清澈透亮的声音在房间飘起,每个音符的流动都像在缓缓倾诉着一个藏匿了太久的故事,或许没有人在听,也没有人能懂,只需静静享受这片刻就好。

在五原路还有一场美丽的误会,许多不明真相的人只看到门头,都不知道这里卖的竟然主要是肉类。店主说,有好几次一些女孩子进了店中,看了一圈后很迷惑地问道:蛋糕在哪里?

这里可以称得上是食材买手店,牛肉,羊肉,鸡肉,海鲜,起司,红酒应有尽有,店内还安装了一只长形的大缸,专放各类海产品,身材硕大,饱满,新鲜程度满分。

他家的东西事先都会做“排酸”和“熟成”处理,买回家后只需简单加工,即可享用美食~

很多人对五原路的具体地址摸不清,其实,武康路拐个弯儿就是五原路了。相比于武康路的热闹喧嚣,五原路显得格外的低调,一不小心,就会与那些隐藏在弄堂里的小店,擦身而过!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

或许这就是五原路的魅力所在吧

好了

周末又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

大家走一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