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点半难题”如何破?教育部长点赞“上海做法”!

2018年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3月3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回应“下午3点半问题”,表示各地可以各走各的路,并为“上海做法”点赞。

教育部长点赞“上海做法”:这是给年轻父母的大红包

■陈宝生部长

陈宝生表示,“3点半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去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解决“3点半问题”的通知,目前,已有25个省市制定了符合各地实际的措施。

谈到各地做法的案例时,陈宝生说,比如上海,年轻父母比较集中,因此力求中小学校后服务做到全覆盖,从下午3点半到5点,老师的配备也有所倾斜。

陈宝生表示各地的做法都是可行的。接下来要总结成功经验进行推广,并与有关部门协商,总结政策问题。对于现存托管班野蛮生长乱象需要进行治理,有针对性进行立法,推出法规。

陈宝生说:“一年来,已经有所改善,相信这会是给予年轻父母的一个大红包!”

“快乐30分”打造“升级版”晚托班

对于“3点半问题”,上海做法具体是怎样的呢?

从2017学年开始,市教委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拓展活动,是在校小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公益活动,一般每周安排4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快乐30分”纳入学校教学管理范围,计入学生活动总量和教师工作总量,但不得强制学生参加,不得集体学习新课或进行集体补课。“快乐30分”结束后,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看护服务,并鼓励和支持适度延长放学后看护服务时间。

“快乐30分”开展了书法、美术、阅读、游戏、体育锻炼、科学小实验、社团、完成作业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让学生经历实践与探究的过程。

覆盖93%公办小学  孩子“回流”学校活动

据上海市教委初步统计,目前93%以上的公办小学都为确有需求的学生开设了晚托服务。

在实践中,不少区秉持素质教育理念,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小学放学后看护服务,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如长宁区着力办好“爱心晚托”,让特色课程润泽孩子成长空间。如今,长宁区平均每天参与的学生达30%左右,最多时达到50%左右。有学校调研发现,原先30%的孩子放学后直奔社会机构,现在已有一半“回流”学校课程活动。

上海正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解决“3点半问题”!

对于“3点半问题”,网友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网友为陈宝生部长点赞:

支持陈宝生部长:

也有网友加入了如何解决“3点半问题”的热烈讨论中:

你的看法是什么?对于上海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


素材来源:央广网、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