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闻晨报及其官方客户端周到上海举办的2018魔都生活盛典,今日(2018年2月7日)在上海浦东盛大开幕。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副研究员朱迪带来关于“中产阶层的消费新趋势”的主题演讲。朱迪认为,目前中国的新中产阶级越来越热衷于知识付费。
从整个宏观的经济背景来看,2015年白领在城镇就业人口中比例达到了64%,就是说我们的城镇地区已经率先进入了白领社会,随着白领和中产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话语权也在增强,整个社会不再满足于廉价的消费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了消费升级的趋势。
追求乐趣和舒适消费上升,越来越多的中产阶层表达对一种消费品或者服务偏好的时候,会说这个符合我的品位,或者说这个品质非常好、设计精美等等,用这些话语来表达他们对某些消费的偏好。
随着社会中间层的不断扩大和千禧一代的成长,他们不但具有经济资本,也具有文化资本。而随着外部环境,包括市场、媒体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动机不再像我们以前理解的那样线性和简单,而是趋于动态和复杂化。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个体化思潮兴起,人们开始转向寻求自我导向的消费倾向,而且这种消费倾向在年轻的中产阶层中更为显著。
中产阶层消费的第二个新趋势是知识消费。当今,知识消费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消费,逐渐进入中产阶层的生活视野。知识消费目前的平台主要有知识交流社区、音频分享平台、知识产品订阅平台、知识语音问答平台。朱迪在演讲中带大家重温了知识消费的经典案例:2017年12月,很多人都参与过这一个活动,就是喜马拉雅FM的知识狂欢节,在三天内创造了1.96亿的销售额,堪称“知识消费市场的双十一”。消费排名前十的课程里,除了工具性知识财经、英语等,也包括了国学、音乐等非工具性知识。
“这体现了我们的工业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以后,知识不光在生产领域作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也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中介。”朱迪解读道,特别是年轻的白领,他们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竞争力和人力资本,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参与了很多培训班。另外一方面,人们作为一种生活动物,不光是生产性动物,也要有一些非工具的需求,包括休闲娱乐,满足一下精神需求。所以他们会去关注非工具性的知识,特别是在大城市紧张的生活之余,人们希望有机会去放松、充电,或者是短暂的思考。在这种场景下,互联网平台知识付费正好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并且消费方式更加多元,与工作、通勤、家务劳动都实现了多种场景的同步性,所以进一步推动了这种消费上升的趋势。
中产阶层最后一个趋势就是强调体验的消费趋势上升。在社会学中有一种浪漫主义的理论框架,可以很好地解释这种体验消费的趋势。英国的消费学家认为,与其让人们的消费动机看作是对物质产品的满足感,或者只是传递信息给别人,不如看作是来自人们内部的白日梦或者是通过幻想获得的快乐——这种快乐远大于从真实世界中或者炫耀中获得的快乐,这是幻想的体验中带来的快乐。
最后,朱迪研究员希望通过在魔都生活盛典上的演讲,致敬生活、致敬上海,同时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产阶层,理解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