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毛豆包馄饨、晾晒衬衫、床铺整理这些家务你会做吗?还有家里的水、电、煤费用怎么算?叠衬衫、套枕套,看似简单的家务你会做吗?水、电、燃气表仔细读数算价钱……昨天,在杨浦区少科站“节能小当家”家务秀寒假挣擂活动的现场,200多个中小学生两人一组协作挑战节能本领和家务技能。挑战成绩还可以获得“优秀”或“合格”等级证书。
家务秀挣擂活动的挑战包括水、电、煤气表计费、厨房帮手、晾晒衣物、床铺整理4项,。“小当家”们现场剥毛豆、包馄饨、 清理桌台、叠衬衫、卷袜子、晾衣袜、套被子、叠被子、铺床单;还要读水电煤“三表”的度数、看懂账单、算出费用,比拼谁的速度快,每项任务均须按规定要求完成,根据所消耗的时间获得相应积分,总积分过关即可获得争擂等级证书。
在"三表"计量环节,每组选手随机抽取一个家庭能耗计量表答题卷,根据标号找到相应的计量表组,分别读出水、电、燃气三表表盘上的“本月读数”,并记录在答题卷上。根据答题卷上提供的“上月抄见数”计算出本月的水、电和燃气用量,根据“家庭能耗费用计算方法”算出水、电、燃气费。就这项擂台,把不少“小当家”难住了,会读度数,但是却搞不清楚分时分段又分档的复杂计算规则,要算清一笔电费帐并不容易。
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黄嘉慧在厨房能手比拼环节拿到了3分,离最高分5分差了2分。她笑着说,自己和搭档剥毛豆用的时间长了,回去好好好练一练了。“这些家务真的做起来还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嘉定金鹤中学八年级学生孙海恬独自一人从嘉定坐公交到活动现场,她说自己平时也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到了假期换洗衣服也是自己手洗。妈妈帮她报了名,像看看自己的家务能力到底有多强。“寒假妈妈没有帮我报任何的学科补习班,就是想让我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梁子墨是政立小学一年级小学生,小小的她自己在签到单上填写看名字。妈妈告诉记者,叠被子、剥毛豆、看电表和水表这些生活中的小技能非常实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应该是她最需要养成的生活习惯。孩子学会家务劳动,能体会父母长辈的关爱,也能体现她的孝心。活动前,她和孩子爸爸还专门教了她如何看电表和水表,“我们都没把这个当做比赛,就是让孩子来见识见识,如何拿不到合格证书,我们暑假再来。”
“节能小当家”是杨浦区少科站坚持了8年的特色活动, 获得过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十佳科普实践”活动。杨浦区少科站站长胡建民说,当初开展这个活动初衷是让每位学生能够学会并在家中实施5-10项家庭节能措施,更努力的学生可以改进或自创一些节能好方法、产生节能技术创新的灵感火花。学会记录水电煤的用量、简单计算家庭能耗支出的生活技能,高年级学生还可以分析家庭能耗情况。
2015年起,"节能实践作业"活动融入“家务”元素,巧妙地将节能减排的社会热点与勤俭节约的传统家庭观念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买汏烧”、“缝缝洗洗叠一叠”等家务背后其实都蕴藏着节水、节电和节气的小妙招和技巧,让学生通过记一记、算一算家中水、电、燃气的消耗量与费用支出,想一想节能金点子,做一做“节能小当家”,还能帮父母分担辛苦,学会感恩,让中华民族的家庭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孝顺父母的优秀家风得到升华,历年参与节能当家行动的孩子已逾千人。现在 “节能小当家”3.0版活动采取“等级证书”挣擂形式,让活动更有趣味。
胡站长说,在家务节能中养成勤俭持家的习惯,在家务劳动中体会父母长辈的关爱,让孩子从小心怀感恩,这种感恩之心也必将会有助于孩子今后回馈给自然、社会、家庭的正能量。“孩子和家长们都是报着参与的过来,所以比赛现场没有火药味,学生们就是在玩中学习家务技能,而且这次没拿到任何证书也没关系,下一次再来,整个活动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