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周到君就武宁南路近康定路人行道上的一处“吃药”石墩,做了一篇报道。现在,这个“吃药”石墩终于有了新伙伴,有关部门在石墩旁边新增设三根红白相间的护栏,以示提醒。
■相关部门在石墩旁边新增了护栏
加了护栏后,为路过的市民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数,再也不用担心有被石墩绊倒的情况发生啦!其实,在人行道上设石墩的情况还挺普遍,不信的话,请大家接着往下看。
相关新闻回顾
《上海南站移走盲道上争议石墩》
来源:东方早报 2015-11-10
网友“探路棒”发布微博称,上海南站南广场的盲道被路障占领,引发关注。上海南站管委会有关人士回应,路墩是上海铁路部门从出发层的安全角度考虑而设置。铁路部门证实,石墩为铁路公安出于防暴、治安考虑所设。最后,经过各方积极协调,铁路公安方面将占用盲道的石墩挪走。
■上海南站人行道上的石墩挡住了盲道
专家点评:
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指出,对于盲道的维护应该加强宣传,“建了盲道却没有好好维护,实际用处没有派上,倒是伤害了盲人。有不少盲人在走盲道的时候都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障碍。”
新闻链接:
对于盲道被占,离上海不远的杭州也拿出了自己的办法。杭州主城区黄龙路人行道完成改造,透水混凝土路面上铺设了黄色的塑胶盲道。这种塑胶盲道由黄色的行进触感条和圆点铺设组成,有助于提醒大家不要占用盲道。
■图片来源:杭州网
《控江路内江路口人行道砌水泥墩,市民常被绊倒》
来源:东广新闻台fm90.9 2015-09-11
东方传呼热线电话接到家住杨浦区控江路的朱先生的来电反映,由于控江路、内江路口人行道和绿化带边上砌了水泥墩子,加上晚上光线昏暗,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他家人下班路经此地后被水泥墩绊倒受伤。
朱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墩子连着盲道,晚上又周围又停满车,视线相当不好,矮小的水泥墩根本不会注意到,所以很容易造成事故。投诉人朱先生说,考虑到今后还有人可能因此摔倒受伤,他们找了好几个部门,希望消除隐患,但是竟然没有一个部门说这事归自己管。
据了解,杨浦区从2008年起,已经采取网格化管理模式,但盲道边上的安全隐患无人发现,哪个部门砌的的石墩无法查到,不让停车的地点照样停车,这样的网格化管理不知道能否让老百姓满意。
《人行道上一排石墩 夜晚成“绊脚虎”》
来源:扬子晚报 2015-04-02
南京南站北侧的玉兰路上,在约20多米人行道上,密布了24个高约30厘米的水泥石墩。在沿路南北走向的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上。
■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水泥石墩上面还敷有两道红白相间的反光材料质地的警示标识,估计是给夜间过往车辆提醒警示用的。记者在现场发现,石墩的外缘有碰擦过的痕迹。询问几位骑车路人,他们虽然没有看到过电动车碰擦石墩的情况,但路过此处时,还是减速慢行,心里倍加小心,深怕刮擦跌倒。
网友曾就此拨打12345反映此事,相关部门回复是“设置此石墩是为了防止机动车上非机动车道”。网友认为,竖石墩并非上策。石墩不仅破坏了非机动车道的正常通行,也侵犯了骑车族的通行权利。如果夜间有骑车族疾行,不小心碰到石墩,造成摔伤,后果很严重。
网友建议:
网友柏乐认为,这些粗笨的水泥石墩固定在非机动车道上,既不方便移动,也阻碍了非机动车的正常通行条件。对于道路管理而言,“疏而不堵”才是正解。在人为设置这些“矮脚虎”之前,建设单位还需要通盘考虑,还整洁市容市貌和便捷的通行条件给广大市民。
看来,人行道上的石墩还真的是惹争议啊!但不管怎么说,周到君为此次相关部门的处理及时,点个赞!同时也提醒市民在路过其他有石墩的地方时,注意留心脚下,千万别被石墩“吃药”。
最后,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新闻线索,请第一时间@周到君,周到君可是“来者不拒”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