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迎来了在上海文化广场的第100场演出。2011年至2025年,这部法语音乐剧经典之作在14年间,历经5轮演出,覆盖18万人次。
制作人尼古拉·塔拉尔透露,这样能让《巴黎圣母院》达成百场演出成就的城市,在全世界范围都不算多。目前除了上海,也只有巴黎、罗马和首尔。“也是感谢观众对这部经典作品的喜爱,他们最能懂得演员传递的情感和能量,这才让它能够常演不衰。”
在第100场演出结束后的返场环节,演员和观众一起用法语清唱剧中经典曲目《大教堂时代》,这一幕也正好印证了尼古拉的观察。
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由维克多·雨果同名经典著作改编而来。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三个男人同时对一位美丽的吉卜赛少女爱斯美拉达产生了感情——“副主教”弗罗洛的爱带着强烈的占有欲,饱受信仰与欲望的煎熬;英俊潇洒卫队长菲比斯的爱轻浮又自私,随时将利益放在爱情之上;敲钟怪人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却对爱斯美拉达怀着最纯洁、高尚的爱慕。美与丑、善与恶、信仰与欲望这些对立元素在命运的洪流中交织碰撞,共同编织出一场震撼人心的悲剧。
本剧1998年9月16日首演于巴黎议会宫,并衍生出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多个版本,盛况空前,好评如潮,25周年纪念版的巡演由国际化班底打造,从主创到演职人员都来自多个不同的国家。剧中没有对白,全部剧情皆由50余首歌曲的演绎串联呈现,打造了《大教堂时代》《美人》《再为我跳支舞》等诸多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荣获加拿大FELIX艺术奖项“年度剧作”“年度最佳歌曲”与“年度最畅销专辑”多项殊荣。
本轮上海站卡司阵容可谓豪华。1998年首演中“副主教”弗罗洛的扮演者——年逾七旬的丹尼尔·拉伏瓦,重回舞台:“我希望能够永远演下去,但是我不知道我能演多久,每一场演出对于我来说都是‘有生之年的珍藏版’,我很珍惜,希望你们也能喜欢。”
而此前在《唐璜》《卡萨诺瓦》中大放异彩的音乐剧演员吉安·马克·夏雷提首次作为“格兰古瓦”一角登陆上海舞台,深受上海观众喜爱的数位音乐剧演员也悉数回归。
2011年,英语版《巴黎圣母院》作为文化广场首部年末大戏连演24场。彼时卡西莫多的扮演者马特·劳伦特和爱丝美拉达的扮演者坎迪斯·帕丽斯首次在现场献唱了《笼中鸟》《再为我跳支舞吧》等经典名曲,首轮演出吸引39,459位观众,他们的热情与真诚,亦悄然叩响了法语音乐剧的大门。
2019年7月与2020年1月,20周年纪念版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来沪,两轮40场演出共吸引观众72,447人次,场场爆满,盛况空前。
去年9月,《巴黎圣母院》阔别五年再度归来,18场演出开票即售罄,共计33,091位观众走进剧场,共赏经典;此次再度作为年末演出季收官之作归来,更是迎来了在上海文化广场的第100场演出,截至目前已全部售罄。
百场演出结束后,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元洪向记者回顾了过去的14年剧场和法语音乐剧的渊源。
继2011年《巴黎圣母院》大获成功之后,2012年,法语原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首次登陆中国大陆,并在上海创造了连演20场的辉煌纪录。随后《摇滚莫扎特》《悲惨世界》《摇滚红与黑》《唐璜》等多部法语音乐剧佳作在文化广场的舞台之上焕发出全新光华。
“在《巴黎圣母院》获得巨大成功后的数年间,法语音乐剧与沪上观众之间渐渐形成了正向的循环。正是由于《巴黎圣母院》的成功开启了这一良性循环,才使得后续法语音乐剧能够形成自我维持、不断发展的态势。”据统计,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法语类音乐剧及音乐会演出共计328场,覆盖观众53万人次。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王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