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健委: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增加公共场所AED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介绍,今年将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各区医联体内常见病、慢性病同通用名药品上下衔接吻合度达82.6%。此外,将增加公共场所AED。

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让“家门口”配药更便捷

闻大翔介绍,推进病种清单应用,制定慢阻肺、支气管哮喘等病种以及14项操作类适宜技术的应用原则。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展西医诊疗病种133种(增加14种),中医诊疗病种73种(增加17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配备药品682种(增加66种),再加上“延伸处方”,平均配备药品约1100种。各区医联体内常见病、慢性病同通用名药品上下衔接吻合度达82.6%,也就是说,二、三级医院82.6%的药社区有。

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目前,全市签约重点人群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率达75.5%,就是在自己选择的一家市级医院、一家区级医院、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组合内就诊率75.5%,比号源政策实施之前提升1.9个百分点。

此外,全市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设置发热诊室或发热哨点诊室。年内新增24家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新增56家社区护理中心,除了基本护理,还提供PICC静脉导管维护、伤口、造口等专科和特色护理服务;新增51家社区标准化口腔诊室;新增60家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点,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全覆盖,打造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

推动医联体内诊疗能力同质,增配公共场所AED

闻大翔介绍,今年上海将围绕国际医学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创建新一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构建高原高峰学科群;加快区域性医疗中心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区级示范医院;推进紧密型医联体资源整合,推动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统一、诊疗能力同质、检验检查互认;建设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诊疗中心,持续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主阵地建设。

同时,聚焦重点人群,持续做好老年人营养改善、口腔健康、认知障碍防治、母婴安全、出生缺陷筛查、精神障碍风险评估服务等专项行动。深化医教结合,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此外,推进慢性病综合筛查管理、“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体重管理年”活动、病房改造、护理服务提升、病房“免陪照护”等项目。增配AED,打造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护理中心、康复中心,建设中医药特色巡诊服务站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