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送餐的双向奔赴:快递小哥参与配送,社区食堂给小哥留一份价廉味美的饭菜

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市民政局局长蒋蕊介绍,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7.6万张,床位总量充裕,同时将持续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中,也可以享受到养老机构上门提供的专业服务。此外,将进一步加大织密设施布局网络,提高老年助餐服务质量。

让老年人不离开家,就能享受专业服务

蒋蕊介绍,上海已经连续27年将养老床位建设纳入实事项目,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7.6万张,床位总量充裕。同时,持续深化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在街镇层面,共建成“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02家,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其中,针对老年人特别关心的助餐问题,全市累计建成405家社区长者食堂、超2000个老年助餐点,吸纳了140余家社会餐饮店加入老年助餐网络。

在居民区层面,建成具有“微助浴、微照料”等功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542家。

在居家层面,实施“家庭照护床位”,让老年人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中,也可以享受到养老机构上门提供的专业服务。在农村地区,鼓励利用闲置宅基地等建成乡村长者照护之家,努力实现“养老不离村”。

此外,着力提升养老服务功能和水平,积极推进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在社区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和早期干预,打造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同时,在养老机构中加快改造专门收住认知障碍中、重度老年人的照护床位,目前全市已有1.5万张。

同时,将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全市养老护理员总体持证率已达82%,其中,中级以上比例提高至20%,高级技师、技师已不再是凤毛麟角,养老护理员整体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升。今年1月1日起,上海又出台了养老护理员激励补贴办法,持续激励养老护理员在岗位上稳得住、干得好。

上海还加快发展科技智慧养老。目前,全市已建成77家智慧养老院,推广应用“养老院+互联网医院”达到156家,陪伴机器人、智慧管理系统、远程安防等科技产品在养老院中已经普遍应用,助力改善老年人品质生活。

长者食堂成网红打卡点,快递小哥加入送餐队伍

目前,全市已经有400多家社区长者食堂分布在各地,很多长者食堂成为网红打卡点,成为老年人和市民社交的好去处。下一步,将加大织密设施布局网络,同时使服务功能更加优化、服务水平更加提升。

今年,新建30家社区长者食堂继续被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民政部门也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比如欢迎老字号和各种社会餐厅开设“长者餐桌”,结合各自特色提供老年特色餐食。

除了布点之外,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希望能够送餐上门,在很多社区已形成了很好的志愿服务网络,还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是依托市场化平台,有很多快递小哥加入送餐队伍,社区长者食堂也为快递小哥留了价廉味美的暖心“便当”,这样的双向奔赴让助餐服务充满了温暖。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郁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