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把自己关在屋里,跟谁也不沟通。”
“一天到晚抱着手机,没有一刻停歇。”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很多家长都很头疼。那么,我们再听听孩子会怎么说呢?
“他们总是跟我说一堆大道理,处处说教、处处限制。”
“我不是不想跟他们沟通,而是不想去听那些所谓的大道理。”

今天,我带您了解一下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
第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1.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他们会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可以去做大人做的一些事情,会模仿大人的行为。
2.认为自己的思想已经达到了成人水平,可以像成人一样去解决问题。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经常闯祸,但是自己又解决不了。
3.要求与成人地位平等。
4.希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比如,尊重他们的隐私,相信他们可以独立面对事情。我们知道,不管是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还是社会经验,青少年都处于一个半成熟的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不一致的问题,这就是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
第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青少年会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尤其是摆脱父母的约束,他们希望有自主决策的权利。但是,当他们真正面对困难时,依然希望在精神上能够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第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有的家长会反映:我家孩子从来不跟我沟通。这是由于孩子的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导致的。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孩子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尤其是家长不理解他们,从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增加了他们自我封闭的程度。与此同时,青春期的孩子又有很多的苦恼,会感到非常孤单和寂寞,很希望和别人沟通、交流,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也是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而愿意在心理治疗室里跟心理医生沟通的原因。
第四,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通常要表现出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果取得成功或者良好的成绩,就会因优越感与成就感而沾沾自喜,甚至有一些膨胀。但如果失利或失败,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交替出现,会让青少年有时非常激动,有时又非常低沉和沮丧。
青春期的孩子对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等问题会有主观感受,从而产生了自我的意识,他们开始在意别人的评价,开始关心自己好不好看、自己的身材苗条不苗条等。这是青春期必经的阶段,只有孩子找到发展方向、认同自己,才能顺利健康地度过青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