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保护滴水湖水系,提升水体韧性,滴水湖近日开展轮捕轮放捕捞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只捕捞重量超过6斤的鱼,同时3月份将增殖放流约5万斤鱼苗,确保湖区渔业资源总体平衡,保障鱼群滤食效率。
本次捕捞的鱼将以“免费赠予”的方式,定向赠予城市建设者、社区志愿者、一线艰苦岗位工作者、增殖放流捐赠企业及社会福利机构。
滴水湖成湖以来,生态化水质保障工作成绩显著。
自2007年引入“非经典生物操纵技术”(投放鲢鳙滤食藻类)以来,通过“轮捕轮放、捕大留小”等长效管理机制,滴水湖水质逐步从Ⅴ类持续改善至Ⅳ类,近年来可达到Ⅲ类水标准,未发生大规模藻类水华现象。
据介绍,鲢鳙能够通过滤食作用,消耗水中的有机物质,降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减少藻类的数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改善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促进水体的自净能力。
根据统计,鲢鳙每长一公斤体重,就能吃掉大概40公斤藻类,这种滤食性鱼类通过吞食水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有效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防止了水华的形成。
尽管滴水湖水质持续向好,不过由于滴水湖周边开发建设加速,污染负荷增加,湖体水生态系统面临新的挑战。
此次专项行动旨在通过“以渔控藻、以渔净水,科学放养、轮放轮捕”的生态治理策略,有效保障滴水湖水质,预防水体富营养化,同时实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专项行动以科学监测和调查为基础,根据上海海洋大学对2023年滴水湖湖区鱼类资源评估、水质和水体饵料生物本底调查的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轮捕轮放”的治理方案。
2023年-2024年,在滴水湖湖区及周边河道水系,累计投放鲢鳙约10万斤,持续抑制藻类生长,促进水质稳定提升。同时,通过定期捕捞调控鲢、鳙的种群结构组成,有效调控鱼类密度,保证控藻效率,提升净水能力。
滴水湖是临港新片区重要的生态地标和生态资源。城投兴港公司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与区域开发协调推进,努力为城市建设者、居民及社会公众打造“水清岸绿、生态宜居”的幸福湖泊。
未来,城投兴港集团将继续携手上海海洋大学等专业团队,努力将滴水湖“以渔净水”的治理模式常态化、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共同守护这一片城市“生态源泉”,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徐斌忠